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

还不知道,唐朝优抚制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军队都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在管理军队方面,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军事制度,毕竟,一个国家...

admin

唐朝的军人优抚制度,今天就来唠唠。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军队嘛,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顶梁柱,每个朝代管军队的法子还不一样。毕竟军队战斗力硬不硬,直接关系到国家实力,也是保家卫国的底气。历史上军队制度五花八门,今天就说说唐朝的军人优抚制度咋一步步来的。

先说说军事立法这块儿。

立法得有法可依才行。

唐朝的军事法律,其实是总结了前朝的经验,唐玄宗的时候搞了部《唐六典》,内容挺全乎,成了行政法律的底子。还有《军防令》和《职员令》这两部重要法规,《军防令》管军事防务,《职员令》管兵器制造。

《职方式》定了兵部咋干活,还有放烽火的规矩。出征的士兵也有法管,《兵部式》规定了军人的丧葬规格,《捕王令》写得明明白白,士兵跑了咋追捕。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除了这些,唐朝还立了一堆军事行政的法规,把官兵士兵的职责、功劳、丧葬、逃亡啥的都写得清清楚楚,简直一条龙服务。不管哪个环节,唐朝都抠得特别细,就为了有法可依。军事制度沿袭了隋朝,但也补了隋朝的坑,搞得比前朝更完善。

唐朝那会儿,兵权都攥在皇帝手里,军事法律比前朝都严,兵权就成了维护皇权的铁杆工具。

再说说府兵制,这制度挺严格。

府兵制跟均田制绑一块儿,隋朝搞的,唐朝沿用。全国分成好些军府,军府里的成年男丁都得当兵,叫府兵,60岁才能免。打仗的时候,府兵得自己带武器粮食,这就给唐朝省了好多军费。因为均田制给了田,府兵也有能力自己负担这些。

《唐六典•卷三》里写着:“男女胎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每年造记账,三年造户籍。”

唐朝初期,府兵地位还行,能免赋税,立功拿勋级,战死家里有抚恤。但后来均田制搞坏了,优待也没了,府兵地位一落千丈。没军饷,军官都没俸禄,就靠均田制分的那点田地当报酬。府兵制其实是兵农合一,一打仗中央派统帅,就是“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没报酬又没固定组织,后期府兵制崩了,逃兵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为了不当府兵,自残双脚。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接下来聊聊军功进爵这事儿。

当兵打仗,在唐朝可是件光荣事。

唐朝前期仗打得多,将士们披着铠甲往前冲。打仗肯定苦,但在当时,男儿能上战场保家卫国,那是无上光荣。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能为国牺牲,荣誉感拉满。

那会儿崇武,写诗作画不如上战场实在。战场上薪水福利好,有战争就有军功,升迁机会多。战死了国家也给家里保障,所以青年才俊都抢着当兵。打了胜仗,那自豪感蹭就上来了。

在军队立了功,皇帝可能赏你个官,就不是老百姓了。有了官职,衣锦还乡,乡亲们一看,多荣耀啊。唐朝人都以保家卫国为荣,军功是国家认可自己能力,自己也觉得特有面子。

军功换奖赏,诱惑不小。

当兵不光光荣,唐朝对士兵也够意思。立了功的能去大城市当军官,还能得土地财产。最少的奖励是免赋税,对普通士兵来说,诱惑已经很大了。不过免赋税只免本人,亲属还得交。唐朝规定成年人每年交租二石,或者交布代替劳役。少交一个人的负担,家里能省不少钱。这么好的待遇,士兵们能不拼命打仗嘛,所以才能赢了一场又一场。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唐朝对军队建设挺上心,武则天那会儿,为了招揽人才,规定“凡应举之人有谋略、才艺、平射、筒射,皆命以待举”,看得出来统治者特别看重武举人才。正因如此,当兵在唐朝才这么受欢迎。普通士兵想加官进爵有点难,但给有能力的人当将军的机会,这可是好事。没有军队,有才的人可能就被埋没了,国家也少个将才。

再说说征兵,从积极到消极,变化挺大。

为啥一开始大家抢着当兵?制度保障到位。

唐朝为了让将士们敢打敢拼,搞了一套很完善的军功和优抚法律。有了法律兜底,士兵没后顾之忧,自然拼命干。唐朝还首创了武举制度,给后世打下了基础。法律严明,士兵努力了,军功肯定有奖赏。立了大功的,国家给封号叫“勋”,其他等级用“转”算。制度有保障,又有名又有利,谁不想参军呢?不光立功的有保障,战死伤残的也有抚恤。

史书里写着:“凡征镇勋未授身亡者,其勋以例加授,其余泛勋未授身亡者,不在叙限。”

战死伤残的抚恤也有明文规定:战死的给安葬费,家属拿钱;伤残的优先分田;打仗失踪的,亲属也分田。统治者打得很明白,作战力量是胜败的关键,所以军队建设目标明确。正因如此,才给士兵这么好的待遇,让他们没后顾之忧,一心打仗,这才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为啥后来大家不想当兵了?钱成了唯一标准。

前期是府兵制,打仗得自己带粮食武器,但待遇还行,所以大家还愿意当兵。到了后期,唐朝安定了,府兵待遇大不如前,大家就不想打仗了。某种程度上,唐朝由盛转衰,跟征兵制度脱不了干系。中期府兵负担太重,逃了一大半,府兵制快崩了。为了躲兵役,人们想出各种歪招。

府兵制终于在唐玄宗快登基时玩完了。后期国家有钱了,经济好,为了补充兵员,就开始招募兵。募兵就是为钱打仗,士兵的忠诚不是出于义务,纯粹为了利益。这样的士兵,谁给钱跟谁混。没了信仰只剩利益,战斗力肯定降。而且这种人容易背叛,谁给多钱就动摇,还容易被别人利用。唐玄宗时期经济繁荣,军队看着也热闹,但金钱真买不来忠诚。

难怪说金钱买不到忠诚-唐朝军人优抚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金钱难买的下一句)(图1)

参考文献:

1、《浅析唐朝军事行政法的借鉴价值》

2、《唐朝的军事制度介绍》

3、《隋唐五代时期的优抚制度》


上一篇: 酿成大祸-却因为夺家产诬告夫兄-她是唐朝时期的刁蛮公主 (酿成大祸意思) 下一篇:她的两个女儿有着怎样的遭遇-萧淑妃被武则天残忍杀害后 (她的两个女儿英语)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