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安史之乱唐朝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为何叛军能够多次取胜呢 (安史之乱唐朝人口减少多少)

还不知道,安史之乱唐朝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是后世人永远讨论不完的一大话题,它的出现在极大的程度之上将可与大汉王朝相媲美的唐王朝给一举摧毁...

admin

还不知道安史之乱时唐朝能调多少兵的,接着往下看就懂了~

安史之乱这事儿,后世人能聊到天荒地老。它直接把能跟大汉王朝掰手腕的唐朝给整垮了,那些曾经闪瞎眼的光荣,最后只剩下一堆破墙烂瓦。现在西安那边的大明宫遗址,在风里晃着,像是在喊“不甘心”,又像是在说“凄凉”。

公元755年,安禄山这个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家伙,在范阳扯旗造反,带着十五万精锐(对外号称二十万),浩浩荡荡往长安杀。这场叛乱,直接把唐朝的根基给动摇了。唐朝刚开始,李世民搞的是府兵制,平时种地,打仗当兵。后来到了唐高宗那会儿,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府兵制赖以生存的地盘没了,就搞不下去了。宰相张说提议改募兵制,花钱雇兵,这样战斗力能保证,财政压力也小点。这一改,唐朝的兵力格局就变了,变成“内重外轻,枝强干弱”——中央弱,边镇强。到了李隆基时期,正式划了十个节度使,他们手里攥着唐朝百分之八十五的兵,撑起了大唐的盛世。可玄宗老了,节度使不光有兵权,还开始插手朝政,军政大权捏一块儿,对皇权威胁太大了。但那时候的玄宗,正忙着享乐,压根没意识到。

当时天下十镇节度使,总共驻军四十九万,整个唐朝也就六十万兵。安禄山占了三镇,但对河东那块的兵其实掌控不大。史书记载,他起兵时派二十万骑兵去太原抓北京副留守,把河东搞乱了,自己反倒没拿到河东的兵,只有大同那边的九千多人跟着他。当然,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联合了几个胡族,凑了二十万兵。所以安禄山实际能带出来的兵,跟历史记载的差不多,就是十五万左右——毕竟老巢也得留人看着嘛。起兵没多久,他就一路横冲直撞,把东都洛阳给占了。后来打到潼关跟唐军对峙时,叛军那边也就五六万人,虽然人少,但都是打过硬仗的精锐。

安史之乱唐朝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为何叛军能够多次取胜呢 (安史之乱唐朝人口减少多少)(图1)

那唐朝这边呢?剩下的七镇加起来有三十万,再加上中央军,总共四十万左右。但唐朝太久没打仗了,边镇的三十万都散在各处守边疆,根本没法全调出来。一开始封常清临时拉了六万多人,结果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丢了洛阳。后来他和高仙芝知道打不过,就放弃了陕州,退守潼关。后来各路援军来了,凑了近二十万守潼关,才跟叛军打了个平手。除了潼关,河北战场上郭子仪和李光弼一路高歌猛进,赢了不少仗。安禄山对河北控制得很小,很多地方都回到了唐朝手里,他急得不行。照这么打下去,唐军本来有很大机会赢的。可唐玄宗非要让哥舒翰出兵,放弃潼关,结果哥舒翰在黄河边的峡谷里被叛军打垮,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还投降了。潼关一丢,长安就保不住了。 安史之乱唐朝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为何叛军能够多次取胜呢 (安史之乱唐朝人口减少多少)(图1)

这成了安史之乱的转折点,潼关之战基本定了生死,安禄山占了上风。后来叛军内乱,安禄山被杀,安庆绪接班,但史思明不听他的。唐军七镇节度使带了二十万大军去打,安庆绪顶不住找史思明帮忙,史思明就带五万人来。唐军那时候兵强马壮,结果却在邺城被干败了。真是可惜,又让叛军缓过劲来,唐朝又被动了。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唐朝明明有很多机会能平定,可每次关键时刻都掉链子。潼关、邺城都是这样。说到底,唐玄宗和唐肃宗脱不了干系,他们太心急,眼光又短浅,硬是给叛军翻盘的机会。


上一篇: 揭秘-唐朝是怎么处理民族问题的 (唐朝是什么) 下一篇:色尼-她是怎么堕落到-唐朝著名女诗人鱼玄机-的 (色尼区是哪个市)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