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军骑兵是什么-唐朝骑兵实力如何 (玄甲军骑兵是什么兵种)
在唐朝统一全国和反击突厥的战斗中,玄甲军骑兵部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唐朝的玄甲军骑兵?唐朝骑兵的身上为何有深厚的突厥痕迹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玄甲军和骑兵公元618年...
在唐朝统一全国和反击突厥的战斗中,玄甲军骑兵部队可是立了大功。那唐朝的玄甲军骑兵到底是啥?为啥唐朝骑兵身上总带着点突厥味儿?咱们今天就唠唠这个。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事变里被干掉了,李渊废了傀儡皇帝杨侑,自己登基建了唐王朝。可刚建国那会儿,摊子可不小:刘黑闼、王世充、窦建德这些割据势力还没摆平,北边东突厥骑兵又天天在边境晃悠,随时可能南下。李渊急需一支能打的嫡系部队,帮他把天下打下来,稳住江山,玄甲军就是这么来的。
从字面看,“玄甲”——“玄”就是黑色,“甲”就是盔甲,玄甲军说白了,就是穿黑盔甲的骑兵。
玄甲军骑兵有两大优点,贼拉明显:
1. 防护性能好。
玄甲军骑兵穿的是明光铠甲,这种金属札甲最牛的就是防护全,肩膀、胸口、胳膊、腰、膝盖这些要害部位,都给护得严严实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大程度做到了“先保住自己,再干掉敌人”。
2. 机动性强。
唐军玄甲军骑兵最擅长的就是远程奔袭,长距离机动。打刘武周的时候,唐军三天追了敌人200多里;打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时候,玄甲军就是靠长途奔袭加中央突破,直接干掉了对方10万大军。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唐朝骑兵身上其实有不少“突厥味儿”,这是为啥呢?
首先,唐朝刚建立那会儿,李渊压力山大。不光要对付割据势力,北边东突厥骑兵虎视眈眈,甚至可能勾结高句丽一起打唐朝。为了快速提升自家骑兵的实力,李渊想了个“捷径”——直接抄突厥的作业。
唐军学得有多彻底?不光战术照搬,连生活习惯都跟着学,比如让骑兵逐水草而居,学游牧打猎。时间长了,这些中原骑兵身上就有了浓浓的“突厥味儿”。
其次,突厥骑兵那会儿的战术和装备,在东亚地区绝对是顶配,李渊早就研究透了。
他觉得突厥骑兵就靠两招:骑射猛,打起仗来没固定阵型,跟一阵风似的,见着便宜就上,遇到难打就溜。他们靠弓箭当武器,穿皮甲护身,这样打仗伤亡小,能多干掉敌人。

突厥骑兵擅长骑射和机动进攻反击,这些招式在扩张领土时用得贼溜。说白了,他们能打下那么大片地盘,靠的就是骑兵机动强、进攻猛。也正因为这样,东突厥才总在唐朝刚建立时来搞事情。
为了应对突厥,唐朝政府倒是挺开放,认真总结了突厥的战术。突厥擅长骑射、机动进攻反击,唐军全学了。更牛的是,唐军不光学突厥的,还结合中原打法,整出了新花样:
1. 李世民带骑兵喜欢中央突破、正面硬刚,这招突厥骑兵可不会。虎牢关打窦建德、王世充,用的就是这招。
2. 连续突击战术,这可是唐军骑兵的独门绝活。比如公元630年,李靖带3000骑兵偷袭定襄突厥王庭,颉利可汗往北跑。等他退到铁山,李靖又带兵包了铁山的突厥部队,这是第二波打。二月之后,李靖又在阴山、碛口来了第三波、第四波。连着突击四次,东突厥直接被整没了。
武器装备上,唐军也跟着突厥学。突厥是轻骑兵,适合长途奔袭,唐军就把骑兵往轻骑兵方向打造。突厥穿皮甲,唐军就穿更硬的铁甲——明光铠甲,全身都护着。突厥擅长弓箭,唐军也给骑兵配好弓。为了让战马比突厥的还强,李渊还买了2000多匹突厥马。后来西突厥的史大奈带人归顺,更是给唐军骑兵当起了“活教材”。
说白了,唐朝统治者放低姿态,虚心跟突厥学骑兵,靠吸收“突厥化”的东西,把自家骑兵的实力提了上去。更牛的是,唐军骑兵不光学了突厥的,还结合中原打法,搞出了中央突破、正面冲击和连续突击这些独门战术,最后统一全国,630年直接灭了东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