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密谋废立之事被太子杀害-宋文帝刘义隆的驸马-王僧绰 (密谋篡夺的意思是什么)
王僧绰,424年~453年,,字僧绰,南朝宋大臣、驸马,东晋丞相王导玄孙,左光禄大夫王昙首的儿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王氏,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熟悉朝廷...
王僧绰(424年~453年),字僧绰,南朝宋的大臣,还是个驸马。他家是琅琊王氏,东晋丞相王导的玄孙,他爹王昙首官做到左光禄大夫。这哥们儿从小就好学,脑子灵光,爱琢磨事,朝廷那些典章制度门儿清,一看就是能成大事的料。年纪轻轻就袭封了豫宁县侯,后来娶了宋文帝的长女东阳公主,成了驸马,授了驸马都尉。官也从司徒参军、始兴王文学,一路做到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太子中庶子,后来又升了吏部侍郎,最后当上侍中,开始参与朝廷机密大事了。元嘉三十年,他卷进了废太子的密谋,被太子刘劭杀了,才三十岁。后来宋孝武帝上台,追赠他金紫光禄大夫,谥号“闵”。
他十三岁那年,宋文帝召见他。他爹王昙首刚去世,王昙首本来就很受宋文帝信任,王僧绰一见面就哭着下拜,宋文帝看着也跟着难过起来。虽然身居要职,但他这人挺沉稳,有气度,不会拿自己的本事去贬低别人。以前他爹王昙首和王华都受宋文帝宠信,可王华的儿子王嗣能力不行,官职待遇都不高。王僧绰跟蔡兴宗说:“论名位,我本该跟王嗣(袭的爵位是新建县侯)差不多,现在我能有这位置,全是因为我娶了公主,跟皇室成了亲戚啊。”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他升了尚书吏部郎,管着官员选拔这事儿,挺会看人,分得清谁有才干,干得不错。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又升了侍中,开始参与机密大事了。宋文帝看他年轻能干,想以后把大事交给他,所以朝廷里的事儿都让他掺和进来。他堂兄王微怕他权力太大了惹麻烦,劝他低调点,主动申请去当吴郡太守或者广州刺史,结果宋文帝死活不同意,说离不开他。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太子刘劭和始兴王刘濬搞巫蛊的事儿被揭发了,宋文帝先找王僧绰商量,决定废了他们俩,就让王僧绰去查以前废太子和诸王的旧事,当参考。那时候刘劭已经在东宫偷偷拉拢将士,准备造反,王僧绰赶紧密报给宋文帝。查完旧事,江湛和徐湛之也知道宋文帝要废太子,俩人分别推自己的女婿南平王刘铄和随王刘诞;宋文帝自己呢,又看上了宠爱的建平王刘宏。宋文帝在这事儿上犹豫不决,王僧绰就说:“立太子这事儿,得您自己拿主意,我觉得得快点决定,不能拖。该断不断,反受其乱。您得忍痛割爱,别老想着舍不得,不然还不如像以前一样对太子,别让他起疑心。淮南王说过,密谋就像把石头扔水里,再会游泳的人也能找着。这事儿再机密也容易露馅,别闹得以后成了笑话。”宋文帝回他:“你倒是能决断大事,但这事儿太大了,得三思啊。而且庶人刚死,别人会说我不仁慈。”王僧绰说:“我怕千年以后,人家都说您只会管弟弟,不管儿子。”宋文帝听了没吭声。江湛当时也在,出了宫就劝王僧绰:“你说话别太冲啊。”王僧绰说:“我也不想你这么吞吞吐吐。”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带兵打进台城,把宋文帝给杀了,江湛这时候叹气说:“当初要听王僧绰的,哪会有今天!”也被刘劭杀了。刘劭上台后,让王僧绰写诏书大赦天下,转吏部尚书。没过多久,刘劭查宋文帝的巾箱和江湛的书信,发现王僧绰参与过废太子的密谋,就把他抓起来杀了,才三十一岁。同年,刘骏讨伐刘劭成功即位,追赠王僧绰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号愍。王僧绰还留了一卷文集,传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