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分别占领了哪些-三国时期的十三州是哪些地方 (魏蜀吴分别占据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十三州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朝换代,立魏国,一年后,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是为延续汉室血脉,孙权虽然称帝慢了几年,...
三国时期的十三州,你都清楚是哪些地方不?
公元220年,曹丕把汉献帝“请”下皇位,自己当了皇帝,魏国就这么来了。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说是为了延续汉室;孙权虽然慢了点,但早早就自称吴王,定都建业。这么一来,天下就真成了三足鼎立。不过曹魏占了整个北方,蜀汉和东吴分了南方,实力上还是魏国最猛。今天就来唠唠当时天下分了哪十三个州,看看这几家是怎么一步步起来的。

中国这么大,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本来就挺复杂,一会儿设一会儿废的。
三国那会儿,群雄抢地盘,天下被能打的诸侯分了。虽说最后是三分天下,但东汉末年还没分的时候,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东汉时天下分十三个州,三国时期还是沿袭这老一套。
按地理位置说,北方有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司州、兖州、豫州、徐州、凉州,一共九个州;南方就少点,只有荆州、扬州、交州、益州四个州。
那这十三州,现在都在哪儿?当时又归谁呢?
一、司州
司州就是帝都所在,差不多就是今天的西安、洛阳那一带,还包括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陕西渭河平原。
司州一开始是董卓的地盘,董卓被杀后,他手下的李傕和郭汜占了司州。后来曹操迎了汉献帝,司州自然就归了曹操。
二、幽、并、冀、青四州
为啥这四州放一块儿说?因为当年都是袁绍的地盘。这四个州大概在今天的辽宁、河北、山西、山东,还有河南、山西南部一带,差不多占了北方一半地盘。
袁绍干掉了幽州太守公孙瓒、冀州太守韩馥、济北相鲍信和北海太守孔融,占了这四州,当时威望高得很。结果官渡一战输给了曹操,这四州就归了曹魏。
三、兖州
兖州大概相当于今天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
兖州一开始是兖州刺史刘岱的,后来曹操把刘岱收拾了,兖州就成了他的大本营——也是他起家的地方。
四、豫州
豫州的位置,大概就是今天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
豫州也是曹操早期的大本营之一,他是把豫州刺史孔伷干掉后才拿到手的。
五、徐州
徐州在今天的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南部地区。
徐州一开始是徐州牧陶谦的,陶谦还挺客气,三番两次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就暂时当了徐州牧。结果后来吕布抢了,吕布又被曹操杀了,徐州最后归了曹操。
六、凉州
凉州在西北,包括今天的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还有陕西西部。
凉州一直是西凉太守马腾的地盘。马腾死后儿子马超接手,后来曹操使坏离间马超和韩遂,就把凉州拿下了。马超没办法,只能跑去投了蜀汉。
七、扬州
扬州就是东吴的老巢,范围包括今天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还有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算是比较大的州之一。
因为扬州太大,诸侯也多,早期长沙太守孙坚、南阳太守袁术都占过扬州的一部分。后来袁术被曹操灭了,扬州就归了孙家,成了东吴的都城所在地。
八、荆州
荆州一直是荆州牧刘表的地盘,荆州也不小,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分,还有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小部分。
刘表死后,他儿子刘琮直接投降了曹操,荆州归了曹魏。结果赤壁之战曹操输了,荆州就被孙权、刘备、曹操三家分了,后来刘备又从孙权那儿借了两郡,才把整个荆州拿到手。再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又回了东吴。刘备夷陵之战输了,蜀汉就再也没能力拿回荆州了。
九、益州
益州估计是十三州里最大的一个,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分,还有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益州本来是皇室后裔刘焉的地盘,刘焉死后儿子刘璋继位。刘璋这人有点软,他手下的张鲁自己占了汉中。刘备被刘璋请去打张鲁,结果最后刘备反手把张鲁和刘璋都干掉了,拿下了益州,成了蜀汉唯一的地盘。
十、交州
交州太偏远了,在今天的广东、广西大部分和越南一部分地区。
因为交州远,而且那边少数民族多,一直没哪个诸侯能真正管住,自然被旁边的孙权盯上了,成了东吴的地盘。
这么一算,十三州里曹操占了九个: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兖州、徐州、司州、凉州、豫州;孙权占了三个:扬州、荆州、交州;刘备就只有益州一个地方,地盘小,难怪蜀汉第一个被曹魏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