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中原打成了一锅粥-外族为什么没有入侵中原 (三国时中原打败了谁)
三国乱世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强大如当今美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在汉武帝之前却要向匈奴送妹子、银子买平安,三国时中原...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三国那么乱,为啥没外族来掺和?反而还能把匈奴手里的蔡文姬给要回来?这事儿得从匈奴的变化说起。
西汉那时候多牛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汉武帝之前,还得给匈奴送姑娘、送钱求平安。可到了三国,中原打成一锅粥,外族反倒没动静,这中间差啥了?
其实啊,三国时期的匈奴,跟西汉那会儿的匈奴早就不是一拨人了。汉宣帝的时候,就把蒙古草原东边的匈奴揍得够呛,呼韩邪单于后来直接归附了西汉。后来陈汤又收拾了西域的匈奴,东汉窦宪更狠,直接在漠北把匈奴残余给端了。

图:这是呼韩邪单于,他大概活到公元前31年,在位挺久的。公元前54年,被他哥郅支单于打跑,没办法,只能送儿子去汉朝当人质,对汉称臣。公元前51年,他还专门跑到长安朝见汉宣帝,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匈奴单于亲自来中原拜见天子。到了公元前33年,他又第三次来长安,自个儿请求当汉朝的女婿,汉元帝就把王昭君嫁给了他,封了个“宁胡阏氏”。

图:说白了,就是漠北那边的匈奴被西汉打怕了,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好些年缓不过劲儿来,对西汉造不成啥威胁了。你看李白那首《胡无人》里写“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说的就是汉朝揍匈奴那股子狠劲儿。
到了三国时期,那些所谓的“匈奴”,其实早就在陕北、山西一带定居了,半农半牧,成了汉朝的编户齐民——也就是汉朝的正式居民。只不过他们不归汉朝的县官管,而是由汉朝委任的部落头人自己管理,社会组织是比普通汉朝落后点,但本质上已经是汉朝的人了。
图:东汉后期,草原上有些游牧部落混不下去了,就主动归附汉朝。汉朝把他们安置在长城附近,让他们当“眼睛”和“耳朵”,帮着盯防外面的动静。立过大功的部落,干脆就让他们搬进长城以南住。这些部落早就脱离了匈奴王庭的控制,算是汉朝的子民,也是后来“五胡乱华”那些人的祖先。
再说抢蔡文姬这事儿,其实就是东汉末年乱套了,南匈奴的左贤王作为一个地方实力派,干的就是普通军阀干的事儿——抢人、占地盘,根本不是什么游牧民族来入侵汉地。他跟公孙瓒、袁绍这些军阀没啥两样,只不过他是匈奴裔,不是纯汉人罢了。后来也被曹操一个个收拾了。

图:这是蔡文姬归汉的图。《后汉书》里说,董卓被杀后,蔡文姬在乱军中被董卓的旧部——羌胡兵给抓走了,流落到南匈奴左贤王那儿,一待就是十二年,还生了俩儿子。后来曹操统一北方了,就派使者带着金璧,把蔡文姬从匈奴那儿赎了回来,让她嫁给了陈留人董祀,还让她整理她爹蔡邕留下的四百多本书,对文化传播贡献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