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可以看出来-三国时期刘备的政治手腕怎么样 (山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可以看出)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茂才,就是秀才的意思,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才改为茂才,两汉实行察举制,只有被举为孝廉或者茂才,才...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后来成了蜀汉的开国皇帝。茂嘛,其实就是秀才,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才改叫茂才。两汉那会儿用的是察举制,想当官,就得被举为孝廉或者茂才,不然根本进不了官场。比如曹操,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当了郎,后来又做了洛阳北部尉。
茂才其实比孝廉更难考,因为名额少得可怜。光武帝刘秀还下了命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每年也各举一人。东汉全国就十三个州,所以一年下来的茂才总数,撑死了不超过20人。
刘备当过豫州刺史(牧),举荐过两个人当茂才,都姓袁。一个是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另一个是袁涣。前面说过,茂才的含金量多高啊,刘备为啥把这俩名额给了这俩人呢?这里头门道可不少。
先说举袁谭——这明显是政治交换。建安五年(200年)春天,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带兵打刘备,刘备被打败,关羽还被抓了。刘备逃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居然带着军队来接他,还陪着刘备去了平原。刘备又派人告诉袁绍,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他。为啥袁绍父子这么给刘备面子?因为刘备早在几年前就举荐袁谭做了茂才。
这事得往前捯捯。公元194年,曹操打徐州,陶谦顶不住,向盟友公孙瓒求救。公孙瓒派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去了徐州,陶谦挺高兴,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刘备这算脱离了老同学公孙瓒,陶谦还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军小沛。后来陶谦病死,刘备想接手徐州,一开始还推辞,最后在陈登、孔融劝谏下才答应。刘备领徐州这事,袁绍是同意的,他回复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所以刘备举袁谭当茂才,就是投桃报李,政治交换。
再说举袁涣——这是收买人心。袁涣也姓袁,但跟袁绍不是一家的,他是陈郡袁氏的,东汉司徒袁滂的儿子。豫州在东汉那可是帝国中心,离洛阳近,颍川、汝南这些地方人才多得很。刘备举袁涣当茂才,就是为了表示自己求贤若渴,想让有本事的人来投奔他。
刘备在豫州时,还征辟陈群当别驾从事,举袁涣当茂才。可惜这俩人才最后都投了曹操,因为刘备守不住豫州,也守不住徐州,袁涣跟着也是颠沛流离。后来袁涣跑到江淮,被袁术用了。袁术每次问他事,袁涣都正气凛然地讲道理,袁术说不过他,但也不敢不敬着他。后来袁涣又被吕布抓了。吕布一开始跟刘备关系好,后来闹掰了,想让袁涣写信骂刘备,袁涣不干。吕布逼他,他还是不答应。吕布急了,威胁他:“干就活,不干就死。”袁涣脸都不变,笑着说:“他要是个君子,根本不会因为你的话觉得丢脸;要是小人,就用你的话怼你,丢人的是你不是我。再说,我以前跟着刘将军,现在跟着你,哪天我要是回头骂你,行不行?”吕布听了,脸都红了,没再逼他。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灭了吕布,袁涣又投了曹操,当沛南部都尉,后来还做了谏议大夫、郎中令,敢谏直言,挺有能耐。刘备这人,其实挺懂政治的,举荐这两个人,背后都有算盘。可惜他起步太晚,根基又浅,没多少平台让他施展。不光会打仗,这政治手腕也溜,难怪曹操他们都觉得他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