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如果袁绍对沮授有始有终-三国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写 (袁绍如果赢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沮授是三国时期的一流谋士,只因跟错了主...

admin

三国那会儿,曹魏、蜀汉、东吴打得热闹,但你可能不知道,当时其实有个谋士,本事大得能改写历史,就因为跟错了人,最后落得个凄凉下场。这人就是沮授。

要论三国谋士的本事,我私心一直觉得沮授能排第一。真要是袁绍从头到尾都信他、用他,三国那点事儿,估计早就翻篇了,其他人再厉害,也翻不了盘。

每个能成点事的势力,都得有个大方向。曹操有荀彧的“奉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有诸葛亮的《隆中对》,孙权那边有鲁肃的《榻上问策》,袁绍这边,沮授就是给他定调子的人。

如果袁绍对沮授有始有终-三国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写 (袁绍如果赢了)(图1)

刚碰到袁绍,沮授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先在冀州站稳脚跟,然后一个一个收拾北边的黄巾余党、黑山贼、公孙瓒这些势力,再把北边的游牧民族收了,把幽、并、青、冀四州捏到一起。最后,把汉献帝接过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天下。

这主意正合袁绍心意,他立马就采纳了,还把沮授提拔起来,让他监管所有军队。这下沮授不光是谋士,还成了袁绍手上的军事头头。

如果袁绍对沮授有始有终-三国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写 (袁绍如果赢了)(图1)

沮授不光会出主意,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他对战局看得准,连手下将领的脾气摸得门儿清。比如官渡之战前,他对形势的判断,后来全应验了。袁绍派颜良去打白马,沮授就劝他,说颜良这性子,独挑大梁肯定不行,袁绍不听,结果颜良真折那儿了。

有沮授在,袁绍的势力嗖嗖往上涨,没多长时间,就把河北四州给统一了。再看看当时的曹操,发展得可就慢多了。那时候的袁绍,妥妥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地头蛇。

要是按沮授的路子继续走,袁绍统一天下用不了多久。可偏偏就在这时候,袁绍跟沮授掰了。为啥?俩人的根本想法不一样了。

统一四州后,沮授说该把汉献帝接过来,用他的名义号令天下。袁绍呢,觉得大局已定,琢磨着该自己当皇帝了。其实早先汉献帝从长安跑出来,关东乱哄哄的时候,沮授就劝袁绍去接,袁绍没听,那时候就有苗头了。

官渡之战前,袁绍想探探大家的口风,就让主簿耿包上书,说该让他当皇帝。结果他把这书给大家看时,大部分人都不乐意,袁绍没办法,只能把耿包给办了。

这事让袁绍心里犯了嘀咕:沮授跟自己想法不一样,还这么得人心,手里又有兵,这不是给自己埋雷吗?所以官渡之战前后,袁绍一步步把沮授的兵权给收了,到最后,沮授手里一个兵都没了。

如果袁绍对沮授有始有终-三国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写 (袁绍如果赢了)(图1)

打仗的时候,袁绍压根儿就不听沮授的。那时候他对沮授已经不信了,不管沮授说得对不对,一概不理。史书上说,官渡之战里,沮授提了好几个关键建议,比如别让颜良过河,比如多派人护着乌巢的粮仓。可惜袁绍一个都没听,但凡听了其中一个,官渡的结局可能都不一样。

要是官渡之战袁绍赢了,天下早该统一了,哪还有三国?曹操都灭了,荀彧、郭嘉他们还能咋地?刘备、孙权那些人,更别提了。

这么一看,沮授的本事真不是盖的。他是那种既能当总参谋长,又能当谋士,还能亲自带兵打仗的全才。要是袁绍肚量大点,不急着篡位,再继续用沮授一阵子,三国那点历史,估计都得重写。

论当总谋士,沮授能跟荀彧、鲁肃、诸葛亮掰掰手腕;论当谋士,他比得上郭嘉、法正;论带兵,周瑜也得让他三分。沮授把这几位的好都占全了,说他是三国第一谋士,真不为过。

可惜啊,沮授找错了主子,投到了袁绍门下。袁绍这人,历史上说他表面宽厚,有气度,喜怒不形于色,其实内心多猜忌,爱记仇。刚开始俩人想法一致,袁绍还能容他。可等根本想法不一样了,袁绍立马翻脸,把沮授打入冷宫,再不信任。

袁绍这一败,沮授这样的能人也就跟着被历史给淹没了。要是沮授的才华能施展,哪还有别人的份?真是可惜了,没英雄,才让那些不成器的人出了名。

沮授这事儿也说明,就算你本事再大,挑环境也得小心。凤凰都得挑好梧桐树落脚,咱自己更得掂量着来啊。


上一篇: 蜀汉灭亡后庞会是什么样的-他真的对关羽后人下手了吗 (蜀汉灭亡后庞统去哪了) 下一篇:在三国时期赵云都打败过哪些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 (三国时期赵云的坐骑)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