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三国时期蜀汉北伐为何会失败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众所周知,诸葛亮曾经在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这七年时间内多次出祁山攻打魏国,但是最终没能够摆脱失败的命运,而诸...

admin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就是咱们常说的蜀汉。这个事儿,三国迷应该都熟吧。 诸葛亮从228年到234年,七年里六次出祁山打魏国,最后还是没成功,自己还累死在五丈原。每次看到这儿,不少三国迷都挺遗憾的,觉得蜀汉才是“正义”,曹魏是反派。那问题来了,诸葛亮北伐为啥失败?真是天命难违,还是早有注定?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三国时期蜀汉北伐为何会失败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图1) 先说国力。蜀汉就占着一州地盘,魏国呢?占了北方最肥沃的四州!人力、物力、财力,蜀汉跟魏国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再加上刘备打东吴失败,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自己也在《出师表》里写“益州疲弊”——说白了就是国家累垮了。这种时候不先休养生息,反而七年里连着六次出祁山,劳民伤财,最后能有个啥结果? 再说地理。魏国占了北方四州,稳得很;蜀汉呢?东边的荆州早丢了,没了进攻的跳板,只能从西边的陈仓小道、子午谷、斜谷这些地方出兵。这些路又陡又险,出兵困难,耗时长,后勤的粮草、辎重运起来更是要命。所以诸葛亮每次出祁山,最后多半都是因为粮道跟不上,不得不退兵。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三国时期蜀汉北伐为何会失败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图1) 最后是人口和百姓的压力。《隆中对》说西川益州富庶,但《出师表》里却成了“益州疲弊”,刘备统治那几年,老百姓日子明显不好过。后来邓艾灭蜀时统计,蜀汉才九十四万人,诸葛亮手里却有十多万兵马。算算账,平均每9个人(包括老人小孩)就得养一个士兵!这压力得多大?老百姓日子都过不好,民心能稳?没民心,仗自然打不赢。 这么一看,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哪样都不占上风。他的失败,可能真是早就注定的吧。


上一篇: 对战过哪些大将-三国时期关平的实力怎么样 (对战过哪些大型玩具) 下一篇:三国众多才子为何愿意跟随无权势的刘备-原因是什么 (三国众多才子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