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阻止刘备-刘备在连营扎寨的时候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拿着扇子)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刘备连营扎寨,诸葛亮为何没有劝阻,陆逊给孙权说出原因,导言章武年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占领东吴,锐不可当,...
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在那儿连营扎寨,诸葛亮瞅着为啥没劝呢?陆逊后来跟孙权提过一嘴原因。
章武二年(221年)七月,刘备带着军队打东吴,那势头猛得很。孙权求和没成,一方面赶紧跟曹魏低头称臣,一方面让陆逊当将军去挡着。陆逊跟刘备耗了七八个月,总算在夷陵把蜀汉军给拿下了。那问题来了,刘备搞火烧七百里连营的时候,诸葛亮明明看到了,为啥没拦着?难道他是故意的?

先说说刘备为啥非要选那儿扎营。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精明得很,对刘备也忠心,但刘备安营的时候,诸葛亮估计就猜到后面会出事,可还是没敢硬劝。首先,刘备当时驻的地方是三角地带,两边都是山,要驻扎那么多兵,除了树林里还能选哪儿?再说了,那地方一到夏天就跟蒸笼似的,热得不行,树林被雨水泡过,路泥得能陷脚,平时走路都容易摔,更别说让士兵在那儿打仗了。士兵长期待在那儿,肯定累得够呛,环境实在太恶劣了。
不过话说回来,刘备选这地方其实也没错,毕竟自己兵在那儿遭罪,敌人肯定也一样。诸葛亮可能早就明白刘备这心思,所以才没去劝。而且陆逊后来还给孙权写过封信,信里也直说那地方环境多差,他自己都头疼,可见刘备的选择,诸葛亮其实是认可的,这估计也是他没劝的原因之一。

想打败刘备可不是件容易事。陆逊能赢,信里还说了俩原因:一是刘备拖太久了,士兵的劲儿早就磨没了,连水军都丢了江面上的主动权。魏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里评价过:“刘备天下称霸,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势未着,摧而克之,罔比不如志。”我既佩服陆逊的脑子,也感叹孙权会识人,这俩人凑一块儿,大事就成了。
夷陵这一仗,“火烧连营”绝对是转折点,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本事大的体现。刘备那会儿基本上全军覆没,死了上万人,《傅子》里说吴军灭了蜀汉军八万多,刘备自己差点没跑掉。他逃到白帝城后,吴国的潘璋、徐盛都想乘胜追击,多捞点战绩。但这时候刘备收拢了散兵,加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那儿驻了两万兵,陆逊再想打永安就晚了。再加上他担心曹魏那边趁机背后捅刀子,就停下追击,主动撤兵了。九月,曹魏果然来打吴国,不过陆逊早有准备,魏军没捞着好处就回去了。第二年四月,刘备因为夷陵大败又气又羞,一病不起,死在了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