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为何会被诸葛亮活活气死马下-在-三国演义-中 (王朗为何会被诸葛亮骂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朗想要说服诸葛亮投降,为何却被气死马...
王朗还真挺自信,自己请缨上阵,拍着胸脯说只要几句话就能让诸葛亮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曹真一听乐坏了,立马带着大军出来和诸葛亮对峙。王朗让主将答话,诸葛亮这边让小校回话说“汉丞相与司徒会话”。王朗就开始了,先指责诸葛亮“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兴无名之兵”,诸葛亮直接怼回去:“我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就开始长篇大论了,从“天数”开始掰扯,说天下归有德之人,吹曹操平乱,夸曹丕禅让是顺天应人,最后还搬出曹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的实力,又许诺诸葛亮投降能封侯。这套说辞听着挺唬人,逻辑也在线,一副“你投降是明智之举”的样子。
结果诸葛亮听完直接笑了,先骂东汉乱局是“狼心狗肺的奸臣”搞的,然后翻王朗的老底:“你本是汉朝孝廉,大老元臣,结果助纣为虐帮曹丕篡位!”最后亮出蜀汉的旗号:“我代表汉室正统,来讨伐逆贼!你这种奸臣,只配苟延残喘,死了有脸见汉朝二十四位皇帝吗?”
王朗当场就气炸了,大叫一声从马背上栽下来,没了。这场辩论,诸葛亮赢麻了。但王朗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咋就被几句话气死了呢?
其实王朗这波操作,是想用“势压人”。他和诸葛亮辩论,根本不是真想说服对方,而是想在道义上占便宜,打击蜀军士气。他上来就给诸葛亮扣“无名之兵”的帽子,想把蜀军说成乱臣贼子,然后用曹魏的“正统”和实力优势,把诸葛亮往“逆贼”上逼。

王朗这套逻辑,说白了就是“我强我有理”。他拼命给曹魏的篡位找补,说禅让是“顺天应人”,仿尧舜。但诸葛亮不吃这套,直接戳穿他的伪善:你一个汉朝老臣,帮着曹家篡位,还谈什么天数?这不就是寡廉鲜耻吗?
诸葛亮抓住王朗的“身份矛盾”狂怼:你本该忠汉,结果成了篡汉帮凶,这叫什么?这叫“鄙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王朗就是个小人。这么一来,王朗的“道德制高点”瞬间崩塌,自己说的话全成了笑话。
王朗被气死,不光是因为诸葛亮骂得狠,还有几个原因。首先,他七十六了,身体早不行了,情绪一激动,身体扛不住。其次,这人太骄傲,吹牛说“几句话让诸葛亮投降”,结果被当众打脸,脸丢大了,这口气能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有鬼。从小读圣贤书,知道忠君爱国,结果自己帮曹家篡汉,诸葛亮戳穿这点,他根本没法反驳,只能被自己内心的愧疚和诸葛亮的骂声活活气死。

诸葛亮这场辩论,表面上是嘴炮赢了,其实是道义赢了。他抓住了王朗的“软肋”——身份和内心的矛盾,一击致命。王朗再怎么老谋深算,也架不住自己心里有鬼,加上年纪大、脸皮薄,最后只能落得个气绝马下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