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都去投奔曹操-三国比较出名的五大谋士是谁 (为何都去投奔一个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中,虽然国家的领导人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但是他们的帐下其实有很多武将为他们冲锋陷阵,自然身边也有很多的谋臣,为他们出谋划策,而三...
三国里,曹操、刘备、孙权是扛把子,但他们手下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和出谋划策的谋臣,才是真正撑起局面的关键。说起来挺有意思,曹操刚起家那会儿,其实没啥根基,实力也不算强,可偏偏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这些顶尖谋士,一个个都往他那儿凑,还死心塌地跟着他。这到底是图啥呢?一句老话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那时候讲究世家大族,曹操作为宦官之后,出身其实挺受歧视的,基本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可就是这么个“草根”老板,最后愣是吸引了无数能人。比如程昱,这小伙子年少时就出名了,朝廷好几次请他做官,他都摆手不干。结果曹操一召,他立马屁颠颠跑去上任。当时大家都纳闷,程昱就说了句:“良禽择木而栖。”意思就是,好鸟得挑对大树,在他眼里,曹操就是那棵值得托付的“大树”。

跟着曹操后,程昱也没让人失望。打黄巾军时他在前线冲锋,后来和荀彧守后方,硬是顶住了吕布大军的三轮进攻,保住了三座城池。最后魏朝建立,他也是开国功臣之一。
再说贾诩。这人最厉害的本事就是会看人。一开始他跟着董卓,董卓死后又投了张绣。后来曹操打过来,是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这才兵不血刃收服了张绣。张绣归顺后,贾诩自然也跟着曹操了。
荀彧更是了得,有“王佐之才”的称号。东汉乱成一锅粥时,他本来想回老家躲清静,后来听说曹操在招贤纳士,觉得这人肯定能成事,就投奔了过去。到了曹操那儿,他不仅自己出谋划策,还是个“伯乐”,后来的荀攸、郭嘉都是他推荐给曹操的。

荀攧这人想事特别周全,还总能想出奇招,曹操对他挺尊重的。征伐吕布时,就是用了荀攧的计策,才攻破下邳城,把吕布活捉。郭嘉呢,本来跟着袁绍,但袁绍不怎么待见他,后来经荀彧牵线,到了曹操麾下。
郭嘉刚到那天,和曹操聊了整整一宿。聊完曹操拍着大腿说:“这小子,准能帮我干大事!”郭嘉也直点头:“对啊,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明主啊!”后来曹操能统一北方,郭嘉的计策出了大力。
所以啊,这五大谋士为啥都死心塌地跟着曹操?说白了,就像郭嘉说的,曹操就是他们心里认定的明主。跟着他,他们自己的本事能使出来,想干的也能干成,这辈子就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