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时诸葛亮为什么会在身边-刘备是真心托孤吗 (刘备托孤时诸葛亮多大)
对刘备托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托孤时特地把诸葛亮调回身边,是真心托孤还是只是为?刘黄石叔叔和关羽之间的兄弟情谊很深,他们成了兄弟,并肩作战,不幸的是,当关羽守卫...
刘备托孤这事,一直挺让人琢磨的。他快不行的时候,为啥非得把诸葛亮调到身边来?是真觉得能放心把家底交给他,还是想试探试探诸葛亮的忠心?
刘备跟关羽那可是过命的交情,桃园结义,一起打天下。结果关羽守荆州的时候,出了岔子,后勤出了问题,里外不是人,最后败走麦城。刘备为了给兄弟报仇,公元二年带着大军伐吴,结果还没报仇呢,自己先在永安撑不住了。眼看不行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和蜀汉,赶紧把诸葛亮叫到身边,把阿斗、刘封这些孩子都托付给他,还让李严一起辅佐。
很多人就纳闷了:刘备是真信诸葛亮,还是就想看看他啥反应?

其实刘备是把儿子直接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当“总负责人”,李严是副手。要是刘禅真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己上;要是还行,就俩人一起帮着。诸葛亮当时哭得稀里哗啦,说“臣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对话也是君臣最后一面了。可对这事,看法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刘备当时刚被东吴打惨了,蜀汉本来就摇摇欲坠,内忧外患,他只能托给诸葛亮;也有人觉得,要是真放心,何必非把诸葛亮调回来下诏书?说不定就是想看看诸葛亮是不是真忠心。
甚至有人说,刘备可能早埋伏了刀斧手,要是诸葛亮敢有二心,当场就砍了他。不过按《三国志》说,刘备对诸葛亮评价可高了,说他“君才十倍曹丕”,直接把他跟曹丕比。曹丕啥人?那可是狠角色,曹操在世时还留着汉献帝,他直接把人家给废了。刘备自己是汉室宗亲,蜀汉也算汉室延续,他肯定怕诸葛亮学曹丕篡位,所以故意敲打敲打,让他别动歪心思。
再看看刘备临终的安排:诸葛亮管内政,李严带兵防魏吴。可他没让李严听诸葛亮的,而是俩人各管一摊。这明摆着是想让李严牵制诸葛亮啊。诸葛亮这人清正廉洁,跟刘备一样,近乎完美;李严呢,能是能,但爱享受,还老跟其他大臣吵架。俩人性格差这么多,肯定合不来,更别提联手夺权了。后来李严果然被贬,诸葛亮大权独揽,这局刘备也算看对了。
还有刘封这事儿。他16岁就跟着刘备,立了不少功,官也不小,当时人称“青年英雄”。既然是刘备儿子,按理该继承家业。当时底下人劝他换继承人,刘备没吭声。只有关羽最直,说“当立嫡子,立庶不乱”,但刘封毕竟不是亲生的。关羽这么说,其实是懂刘备的心思。后来刘封犯了俩事:一是孟达叛乱没及时平,二是关羽失荆州没救。其实孟达造反跟刘封关系不大,他顶多失职;至于救关羽,刘备当时根本没派兵,反倒把责任推给刘封。要真算起来,刘备自己都有责任,刘封顶多撤职,哪至于砍头?

再说,刘备选继承人其实早有打算。他懂关羽的意思,在诸葛亮劝说下,没让刘封到死的地步。诸葛亮对蜀汉的威胁,其实不比刘封小,所以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未必是真完全放心。他说“君可自取”,但给李严兵权,明显是给诸葛亮上了道保险。
说到底,能收拾刘备留下的烂摊子的,也就诸葛亮这么个狠人。后来他拼了命辅佐阿斗,看来刘备临终那番话,他确实是记在心里了,是真把蜀汉当自家事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