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蜀吴三国主公的谋士分别是哪些人 (魏蜀吴都是谁)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到281年灭吴止,是为三国时期,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谋士众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等,众所周知,曹操的谋主不是荀彧,...
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281年灭吴,算起来快一百年了。这期间英雄辈出,谋士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曹操的谋士,大家肯定先想到荀彧、郭嘉,荀彧被比作张良,郭嘉算无遗策,但曹操真正的“大脑”,其实是荀攸。
可能有人要问了,荀彧帮曹操运筹帷幄,郭嘉奇谋百出,怎么轮到荀攸了?证据就在史书里,《三国志·荀彧传》写得很清楚:“是时荀攸常为谋主。”
荀攸这人真不简单,计谋一点不比郭嘉少。打吕布的时候,荀攸死活劝曹操不能退,接着就献了水淹下邳的计,把吕布给活捉了,这就是他出的手。
官渡之战更绝,荀攸先献计斩了颜良,紧跟着又献计搞定了文丑,袁绍两员大将全是他算计的。后来他还让徐晃去烧袁绍粮草,又顺着许攸的意思,劝曹操派五千精兵偷袭乌巢,把袁绍的老底粮草烧了个精光。
荀攸还劝曹洪收了张郃、高览这两员降将,给曹操白捡两员大将。所以说荀攸是曹操的谋主,实至名归,一点没错。
那刘备的谋主呢?很多人以为是诸葛亮,其实不是,是法正。
为啥是法正?证据也摆在这儿,《三国志·法正传》记载:“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人,刘备打益州的时候,他不但不帮刘璋,还反过来劝刘璋投降。归了刘备之后,刘备可重用他了。取汉中那会儿,法正献的计,黄忠在定军山一刀砍了夏侯渊,这可是断了曹操一臂的大功。
不光刘备,连诸葛亮都挺佩服法正的奇谋,对他另眼相看。刘备对法正更是信任到了骨子里,有次打仗刘备上头了,顶着箭雨往前冲,谁劝都不听,法正直接挡在他前面,刘备一看赶紧喊他撤,法正说“主公不走我也不走”,刘备怕他出事,只好跟着撤了,这地位还用说?
那孙权的谋主是谁呢?肯定不是周瑜,也不是张昭、吕范,更不是陆逊、诸葛瑾。
周瑜和陆逊是带兵打仗的三军统帅,张昭、吕范这些,出主意有时候还不太靠谱,张昭还是个动不动就投降的,诸葛瑾顶多算个君子,都够不上谋主。
我觉得孙权的谋主,得是鲁肃。鲁肃不光有谋士的脑子,还能统兵,当过东吴都督,文武双全,还擅长骑射。
《三国志》注引《吴书》写他“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更厉害的是他有战略眼光,刚见孙权那会儿,就把天下局势捋明白了,让孙权先占着江东,等着天下有变,再图帝王之业,这就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赤壁之战,鲁肃是死磕着要抗曹,跟孙权说“我们能投降,您不能,降了您啥都没了”。他还使劲撮合孙刘联盟,最后打赢曹操,这功劳没得说。后来孙权和关羽因为荆州差点打起来,都是鲁肃在中间和稀泥,怕两家火并让曹操钻空子,这大局观,绝了。
所以说鲁肃当孙权的谋主,那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