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什么无人问津-曹魏和东吴结盟后对手都喜欢活抓关羽 (赵云为什么无敌了)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为和对手都喜欢生擒关羽,没人想生擒赵云?在三个国家交战的年代,曹魏、东吴、刘蜀三方势力相互竞争,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的...
三国演义里,为啥对手都想生擒关羽,却没人想生擒赵云?
三个国家掐架那会儿,曹魏、东吴、刘蜀谁也不服谁。乱世里蹦跶出不少能人,本事大得让人佩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能放下身段跑三次,张飞关羽跟他桃园结拜,这情谊也是没谁了。
蜀国军营里藏着不少狠人,靠着一身本事,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自从曹魏和东吴抱了团,两边带兵的将军们心里都惦记着一件事:活捉关羽。可另一个大将赵云,愣是没人想过要抓他,这是为啥?
能打又忠心,谁不眼红?
为啥大家都想活捉关羽?还不是因为这家伙太能打了。
关羽字云长,年轻时好像犯了点事,背井离乡逃亡,结果路上撞上了正在招兵买马的刘备,就这么跟着他了。关羽第一次露脸,是温酒斩华雄。那时候董卓势力大,刘备那点人马根本不被人放在眼里,华雄更是把联军杀得没脾气。关羽站出来说“我来”,曹操还特意给他热了酒,结果他提着华雄人头回来,酒还温着呢。这下子,关羽在军中的名气直接拉满,连敌人都怕他。
还有更狠的,斩颜良。关羽当先锋,瞅见颜良二话不说拍马就冲,一剑就把颜良脑袋砍了,吓得袁绍那边没人敢再战。就因为这事儿,关羽被封了汉寿亭侯。
这么一来,关羽的名声传遍天下,各路势力都想着把他抓过来,给自己长脸。可为啥没人打赵云的主意?原因其实挺简单。
关羽太直,赵云太稳
关羽和赵云都是顶猛将,但脑子转的弯儿可不一样。
关羽武力是没得说,但性格有点冲,心机也不深。曹操当年把他抓了,好吃好喝供着,想收买他,结果关羽心里只认刘备,一得到刘备消息,千里走单骑也要回去。正因为他这么“死心眼”,蜀国上下都服他。
赵云呢?也是能打遍天下无敌手,自从跟着刘备,就没掉过链子。长坂坡那次,曹操大军围得铁桶似的,赵云愣是冲进去把刘禅救了出来,杀得七进七出,曹军都看傻了。比起关羽,赵云城府深多了,做事总顾全大局,不像关羽那样一根筋。
关羽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傲,瞧不上诸葛亮。诸葛亮刚出山那会儿,关羽总摆老资格,后来守荆州没听诸葛亮的提醒,丢了地盘,自己也搭进去了。赵云就不一样,智勇双全,遇事有自己的判断,曹操当年就说过“务必活捉赵云”,可真打起来,谁敢靠近?
抓关羽比抓赵云划算多了
对曹魏和东吴来说,抓关羽可比抓赵云有用多了。
关羽是蜀国的顶梁柱,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这些战绩,简直就是“战神”的代名词。皇帝见了都得给三分面子。而且他和刘备情同手足,桃园三结义,刘备对他好得跟亲兄弟似的。要是能抓到关羽,蜀国肯定乱套,说不定整个三国格局都得变。就算刘备不肯用兵换,曹魏和东吴也能趁机敲竹杠,要钱要地,把蜀国往死里整。
赵云虽然也是刘备的人,但跟关羽比,还是差了点“分量”。关羽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赵云更像个“保镖”,护着刘备和刘禅。抓了赵云,蜀国肯定心疼,但远不如抓关羽那么伤筋动骨。
再说了,抓关羽可比抓赵云容易多了。赵云打仗稳得很,手里拿着龙胆亮银矛,攻防都滴水不漏,性格又沉稳,你想抓他?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命。关羽就不一样了,性子急,脾气暴,三言两语就能把他惹毛,趁他冲动的时候下手,成功率高多了。
关羽和赵云都是蜀国的顶梁柱,一个忠心耿耿,一个智勇双全。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都没能让他动摇,刘备在他心里永远是第一位。赤壁之战的时候,关羽还放走了曹操,说明他也不是个嗜杀的人,在军里威望高得很。可就因为太傲,没听诸葛亮的劝,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乱世里,能人谁都想用,但像关羽这样“宁死不屈”的,反而成了对手眼里的“香饽饽”。赵云太稳,抓不住;关羽太刚,抓到了就能搅得蜀国天翻地覆。这么一想,也就明白为啥大家都盯着关羽,却没人碰赵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