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与诸葛亮的真正关系如何-揭秘 (赵云与诸葛亮的小说)
揭秘,赵云与诸葛亮的真正关系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志,记载,景耀三年,刘禅下诏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追加谥号,曾经单骑救主的赵云不在名单之中,此时赵云也已经过世3...
《三国志》里写得很清楚,景耀三年,刘禅给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都追加了谥号。可赵云不在名单里,这时候他去世都31年了。第二年,姜维使劲儿给刘禅吹风,刘禅才不情不愿地给赵云追了个“顺平侯”。
姜维当时跟刘禅说:“赵云跟着先帝那会儿,功劳摆在那儿,一辈子守规矩、干实事,当阳那次,硬是从曹操百万军里把主母和小主子救出来,这忠心,石头都能砸出个坑来!死了的人有知,也算没白活;活着的人感念这份恩,连命都能豁出去。按谥法,‘柔贤慈惠’叫顺,‘执事有班’叫平,‘克定祸乱’也叫平,所以该谥‘顺平侯’。”
有人琢磨,刘禅一开始没给赵云追谥,是不是因为赵云功劳不够大、职位不够高?他们拿刘备当例子说,刘备在世时,只封了四个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赵云没沾边。
可小编觉得,这根本不是事儿。正史里赵云长坂坡救主那事儿,白纸黑字写着呢:“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就凭这一条,刘禅追谥他,谁也说不出啥来。

再说了,虽然正史里没“五虎上将”这说法,但后世的书、戏文里,哪个不把这五人当一块儿提?连《四库全书》都收了,可见这说法早成共识了。就算赵云功劳比不上关张马黄,也差不到哪儿去!
更逗的是,刘禅后来追谥的人里,不光有关张马黄,还有个叫陈祇的,就是个宠侍;夏侯霸,个降将。难道赵云跟着刘备打江山半辈子,还不如这两个?显然不是。
那到底为啥?得从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掰扯。表面上看,刘禅管诸葛亮叫“相父”,客客气气,可你想啊,刘禅17岁登基,诸葛亮管了他12年,到诸葛亮死,他都29了,正是能折腾的年纪,成天被关在宫里当摆设,换谁心里能没疙瘩?后来刘禅死活不同意给诸葛亮建祠,这态度,明摆着有气。
赵云和诸葛亮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铁,简直就是诸葛亮“心腹里的心腹”。《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去东吴借东风,指定让赵云划小船来接应;给周瑜奔丧,也是找赵云保护。刘备伐吴的时候,赵云直接站出来反对,和诸葛亮一个想法。
诸葛亮为啥独独信赵云?一方面,赵云能在百万曹军里抱着阿斗杀出来,武艺没得说;另一方面,关羽、张飞一开始对诸葛亮那叫一个不服气,差点把人家茅庐烧了,后来虽然服了,多少还是看刘备的面子;马超呢,刘备把他当对付羌人的秘密武器,基本雪藏了;黄忠年纪大了。只有赵云,武艺不输关张,脑子也好使,关键是听话,让干啥干啥,诸葛亮能不选他吗?
赵云也没让诸葛亮失望,不光言听计从,刘备死后,他还帮着诸葛亮稳住朝局,后来诸葛亮北伐,他都60多了,还跟着出征。赵云一死,诸葛亮据说伤心得吐血,这关系,得多铁?
这么一来,刘禅对诸葛亮的心腹,还是这么“亲密”的心腹,能乐意给追谥才怪。而且满朝文武,为啥只有姜维替赵云说话?不也因为姜维也是诸葛亮的铁杆嘛。
刘禅这人吧,忠厚是忠厚,能力也就那样,除了在给诸葛亮建祠、追谥赵云这种小事上使使性子,也干不出别的。所以赵云这追谥,说到底,“败也诸葛,成也诸葛”——不沾诸葛亮的光,他早该被追谥;可正因为沾了诸葛亮的光,才让刘禅压了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