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的个人作品是什么-三国学者谯周有什么样的故事 (谯周是个什么人)
谯周的故事是怎样的?谯周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谯周?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谯周生平简介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
谯周这人,三国蜀汉的大学者,但名声嘛,争议挺大的。他到底经历了啥?怎么死的?后人又怎么看他?今天就来唠唠。
谯周生平简介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四川西充人,三国时蜀汉的学者兼官员。

小时候家里穷,爹走得早,但自己特爱读书,六经研究得透透的,还懂点天文,在蜀地算是个大儒了,门下学生后来出了陈寿、罗宪这些名人。诸葛亮当益州牧那会儿,看他有学问,就让他做了劝学从事,大概是管教育那类的活儿。
诸葛亮在五丈原没了,谯周在家听到消息,立马赶去奔丧。结果朝廷后来下了诏书不让大臣去,但他跑得快,还是赶到了。刘禅立太子时,谯周调到太子府当仆,后来又转家令,再之后升了中散大夫、光禄大夫。
他在蜀汉做官时,最出名的是反对北伐。觉得姜维老北伐,把蜀汉的家底都快掏空了,心里不痛快,还写了篇《仇国论》,专门说北伐这事儿不对。
263年,魏国三路打过来,谯周劝刘禅投降,结果真降了,他还被封了阳城亭侯。后来司马炎当了皇帝,召他去洛阳当官,他没办法,带病去了,结果没多久就病死了。
谯周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谯周生于201年,书香门第,但小时候爹没了,受家庭影响,从小爱读书,经书啃了不少,还懂天文。诸葛亮当丞相时,让他做了劝学从事。
234年,诸葛亮没了,谯周在家听到消息,直接跑去奔丧。当时朝廷不让去,但他动作快,赶上了。同年蒋琬管益州,谯周转任典学从事,成了益州学者里的头头。
二、上疏直谏
238年,刘禅立太子刘璿,谯周调到太子府当仆,后来又转家令。那时候刘禅老出去玩,沉迷声色,谯周上书劝他,说应该学刘备,别老建乐宫、扩充后宫。结果被调到中散大夫,还是跟着太子。
257年,蜀汉老跟魏国打仗,老百姓苦不堪言,谯周跟尚书令陈祗吵了一架。退朝后,他写了《仇国论》,就是觉得打仗太耗国力了。
三、保全国家
后来谯周升了光禄大夫,虽然不管朝政,但儒生们有啥问题都爱问他,他也能引经据典解答。
263年冬天,邓艾打过来,刘禅听黄皓的,没做准备。邓艾快到成都了,刘禅召集大臣商量,谯周力排众议,劝他投降,说打不过,投降还能保百姓。
264年,司马昭封晋王,觉得谯周有功,封了他阳城亭侯。又召他去洛阳,谯周走到汉中,病了,走不动了。
谯周是怎么死的?
265年夏天,巴郡的文立从洛阳回来看他,谯周病重说不清话,就写“典午忽兮,月酉没兮”,意思是司马家到八月就没戏了,后来司马昭真八月死了。司马炎称帝后,催他去洛阳,他带病去了。267年病重,被拜为骑都尉,他觉得自己没功劳,想回封地,但司马炎不让。270年秋天封散骑常侍,冬天就病死了。
谯周的墓址在哪里?
谯周270年去世,70岁。他在安汉(今南充)住过,老宅在顺庆区五里店谯贤铺。他儿子谯熙按他遗言,把棺材运回老家安葬了。
谯周的个人作品
谯周生前写了好多书,一百多篇,后来大多散失了。到隋唐时,就剩《论语注》《三巴记》《谯子法训》《古史考》《五经然否论》五种。前两种没了,后三种都是后人辑的。《谯子法训》原书没了,明清有人辑过,但内容不多,多是关于道德修养、婚嫁治学的格言。

如何评价谯周?
陈寿说他“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还说“谯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有董、扬之规”。王夫之可就不客气了,觉得他比冯道还坏,“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说他处心积虑想让刘家完蛋,为了自己利禄,帮司马昭先下蜀,罪过大了。还有人说他光会骂姜维,讨好阉宦,帮魏国,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