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

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荆州,在三国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曾是魏、蜀、吴三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也是许多著名三国故事的...

admin

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荆州为啥能搅动天下大势?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地儿。

荆州在三国那会儿,地位特殊得很。

魏、蜀、吴三家抢得最凶的地方就是这儿,好多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都跟荆州脱不了干系。

荀彧跟曹操混了那么久,给曹操出主意时就说:“先搞定河北,再收复旧都洛阳,最后一步,拿下荆州——到那时,天下基本就稳了。”

诸葛亮刚出山时,给一无所有的刘备献上《隆中对》,里面提到:“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连着南海,东边通吴会,西边接巴蜀,这可是块打仗的好地方。”意思就是先拿荆州,再取益州,等天下有变,荆州打宛城、洛阳,益州出关中,就能统一天下。

东吴的鲁肃也夸荆州的险要和富饶:“荆楚跟咱们东吴挨着,水往北流,外面有长江、汉水,里面有山岭,跟铁打的城池似的,土地肥沃万里,百姓富裕,要是占了这儿,这就是当帝王的资本啊。”

三国那些厉害的战略家,都把荆州当成了必争之地,甚至有人说“得荆州者得天下”。

荆州凭啥成了群雄抢破头的大舞台?

《三国演义》里,直接间接提“荆州”的章节占了三分之二,现在湖北荆州人说起这个,还挺自豪。

不过,汉末三国那会儿的荆州,可比现在的荆州市大多了。

当时的荆州,下面管着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南郡等八郡,地盘差不多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全境,再加上河南、贵州、广西、广东好些地方。

向北能伸到河南境内,向南能到广西桂林、广东韶关,东边到湖北江西交界,西边到贵州境内。

荆州的中心在两湖平原,就是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像个盆地。周围山川环绕,北边有汉水、大洪水,南边有五岭,西边有巫山,东边有大别山、罗霄山,天然屏障杠杠的。

在大运河挖之前,荆州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长江中游横贯整个荆州,顺着江能到巴蜀,顺着江能到吴越,北边有汉水、沔水相连,南边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条水系相通。

想在这么大的地盘站稳脚跟,可不容易。但有个人,在军阀混战的时候,硬是统治了荆州近二十年,把它变成了战略要地。

这人,就是刘表。

董卓之乱是三国乱世的开始,荆州搅进乱局,也跟董卓有点关系。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一起打董卓,长沙太守孙坚响应,带路经过襄阳,想顺便请荆州刺史王睿一起出兵。

王睿是“卧冰求鲤”王祥的伯父,出身琅琊王氏,平时看不起孙坚。

孙坚来请,王睿没马上答应,还想借刀杀人干掉自己在荆州的政敌——武陵太守曹寅,就跟孙坚说:“曹寅死了,我才肯出兵。”

曹寅是个聪明人,想起之前桥瑁假借光禄大夫温毅的名义发檄文讨伐董卓的招数,也伪造了一篇檄文,列举王睿的罪状,让孙坚抓王睿。

孙坚脾气急,早就对王睿有意见,干脆顺水推舟,转头打王睿。王睿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孙坚追得走投无路,最后吞金自杀了。

王睿一死,荆州成了没主的地盘,急需个人来管。

东汉朝廷把这事交给了汉室宗亲刘表,让他当荆州牧。

刘表当时是个名士,早年拜经学大师王畅为师,熟读儒家经典,排过“八俊”。后来卷入党锢之祸,被当成朋党,被宦官盯上。

p> 党禁解除后,刘表被何进推荐进朝廷,一直在京里当官。他贤能是贤能,但挺老实,何进和宦官斗,他不掺和;董卓进京,他也不出头,就是个“不惹事”的主儿。

刘表到荆州之前,这里乱成一锅粥:北边被袁术占了,各郡县暴乱不断,当地宗族势力划地自保,组成了几十股“宗贼”(就是靠宗族、乡里关系凑起来的武装)。

半辈子不得志的刘表,从洛阳单枪匹马来到荆州,前途真不好说。没想到,这个在中央被憋着的老实人,到了荆州倒像蛟龙入海,迅速稳住了局面。

一个人干不成事。刘表一到荆州就找蒯越、蒯良、蔡瑁这些地方豪族,这些大族眼看荆州快垮了,也盼着个人来带他们。

为了拉拢这些豪族,刘表让蒯越当章陵太守,又娶了蔡瑁的姐姐,跟他们联姻。

蒯越给刘表出主意:打出“仁政德治”的旗号,先稳住荆州,再对那些宗贼招抚、诱杀,把他们的兵收过来。

宗贼的头头大多自私,各玩各的,手下人也想过安稳日子,想归顺个仁德的明主。

刘表就让蒯越把荆州作乱的几十个宗贼头头请来吃饭,席间全砍了,然后把这些兵全收编了,没费多大劲就平定了叛乱。

刚经营荆州那会儿,刘表有点担心北边,也想着抢北边的南阳郡,就把治所挪到了襄阳,防着北边的威胁。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原来在襄阳周围的袁术军队,被荆州兵包围,打不过,只能撤了。

p> 建安元年(196年),董卓的余党张济从关中来打荆州,被弓箭射死。他侄子张绣带人投降刘表,驻扎在襄阳北边的宛城,自称刘表的“北藩”。

解决了内部叛乱和外部入侵后,荆州除了北边的南阳郡,其他七郡都听刘表的号令,“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刘表经营了将近二十年,荆州安安静静,百姓没受战乱影响,好多北方士人跑来避难。荆州一度成了乱世里经济、文化最繁华的地方。

刘表的事业到了顶峰,但他只想“保住江汉这块地,看天下怎么变”,就没再往前走了。

等刘表老了,想抢荆州的人可不少,都摩拳擦掌准备动手。

建安十三年(208年),是荆州的转折点。扫平北方的曹操、坐镇江东的孙权,还有寄人篱下的刘备,都把目光盯向了荆州。

这一年,孙权先动手,听了鲁肃的计策,让猛将甘宁帮忙,带兵打江夏的黄祖,打开了荆州的东大门。

江夏在汉水下游,三面环水,湖泊多,易守难攻。汉水下游叫夏水,入江口叫夏口,也叫汉口。

后来孙权为了加强防御,在夏口修了武昌城,还迁都过去,这就是现在武汉的前身。不过三国那会儿,这儿只是个交通枢纽,还没成湖北的老大。

与此同时,曹操为了南下统一,也在准备。他挺土豪的,直接在邺城挖了个玄武池练水军。

曹操南下的时候,刘表已经病死了。他儿子刘琮守着襄阳,但不敢跟曹军硬碰,兵临城下时听了蔡瑁等豪族的话,不战而降。

刘琮投降,本来是想让荆州免遭战火,可谁也没想到,过了近二十年太平的荆州,从此陷入了半个多世纪的连年战乱。

都知道,曹操拿了荆州后,顺江而下想打江东,结果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了一顿,只能灰溜溜北归。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赤壁战后,曹、刘、孙三家抢荆州,慢慢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占襄阳、南阳;孙权占南郡、江夏;刘备占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还有江夏的鄂县、夏口等地。

孙、刘两家对这种现状特别不满,因为他们都把荆州当成立国的根本,孙刘联盟随时可能破裂。

诸葛亮《隆中对》里,刘备西进巴蜀、北伐中原,靠的就是荆州当策源地,其中扼守长江中游的南郡治所江陵(现在荆州市)特别重要。

江陵在江汉平原中心,靠长江能连东西,北据襄阳,南控湖湘,东连武昌,西通夷陵。既能防曹操,也能当西取益州的基地。

顾祖禹说湖北形势时:“湖广的形胜,在武昌?在襄阳?还是在荆州?要是说天下,重在襄阳;说东南,重在武昌;说湖广,重在荆州。”这三个“荆州”,指的就是古代的江陵。

可江陵在孙权手里。赤壁战后,孙吴打了一年多,才拿下江陵。江陵城固粮足,周瑜打了好几次都攻不下来,还被曹仁射中,带伤扎营跟曹军对峙,最后曹军撑不住了才拿下。

人家费老大劲拿下的地盘,刘备说借就要,就有了“借荆州”这档子事。

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亲自跑江东找孙权,“求都督荆州”。

诸葛亮反对,怕孙权扣住刘备,吞并他的地盘,劝他别去。刘备胆子大,非要去,跟孙权说:“刘表的旧部都来投我,地盘太小,安不下人,借点地方呗。”

其实刘备就是要江陵。

孙权心里纠结,周瑜和鲁肃也吵起来了。

鲁肃力主借荆州给刘备,一起打曹操。理由是:孙吴刚到荆州,没民心,不如借刘备安抚百姓;刘备占江陵,就给曹操多树个敌人,给孙吴多挡个屏障。

周瑜坚决反对,还劝孙权扣住刘备,用美女、玩物削弱他。周瑜还提出从江陵打巴蜀,结果半路病死了,接任的鲁肃又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孙权知道这时候跟刘备翻脸只会两败俱伤,就把周瑜打下的江陵给了刘备。刘备拿到了入川的门户,开始打益州,搞“跨有荆益”。

交换条件是刘备退出江夏,从长沙分出汉昌郡,让鲁肃当太守。孙权在荆州的地盘和江东连成了一片,江陵当抗曹的缓冲地,这是孙权的好处。

其实孙吴和荆州的联系,比蜀汉还密切。

诸葛亮《隆中对》的“跨有荆益”有个毛病:荆州和益州连着,但中间隔着千里,山川险阻,陆路难走,主要靠长江三峡水道。

三峡江面窄、水流急,从荆州夷陵到益州江州,两岸都是重山峻岭,“除非半夜中午,见不到太阳月亮”,只有水缓的时候才能走,还得小心山塌。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相反,荆州和孙吴的扬州,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没屏障,水路方便。《隋书·地理志》说荆州“风俗物产,颇同扬州”,可见关系近。

早先孙策起兵,江都名士张纮就告诉他:“占丹阳,收兵吴会,荆、扬可一”——拿下江东,就能打荆州,靠长江扫天下。

后来鲁肃给孙权分析:第一步,打荆州,灭黄祖、刘表;第二步,打益州;第三步,跟曹操划江而治,争天下。

孙吴的建国方针里,荆州早就在计划里了。

荆州在江东上游,像孙吴的门户。要是这门户被两个对手攥着,西受制于蜀汉,北受制于曹魏,孙吴就危险了。

所以“借荆州”成了孙刘联盟的定时炸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炸弹炸了。

这年七月,关羽趁曹、孙在淮南打仗,曹军东调,留少量兵守江陵、公安,带大军北伐,打襄阳、樊城。

襄阳在襄水北边,是南北交通要冲。鄂西北多是低山丘陵,襄阳城面向汉水,背靠岘山,周围山环绕,易守难攻,民间说“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

襄阳还适合屯田,气候湿润,湖北日照最足的地方之一,能供前线粮饷。

顾祖禹说:“襄阳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常为天下重地。”襄阳从三国起,就是攻城者的噩梦。

曹操拿襄阳当许昌、洛阳的屏障,关羽虽然赶上汉水暴涨,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也没打下襄阳。

p> 曹操有点慌,想过迁都避其锋芒。

司马懿劝他:“于禁被淹,不是战败,是天灾,对国家大事没多大损失。刘备、孙权表面亲,心里疏,孙权肯定不想关羽得势。派人劝孙权偷袭关羽后方,答应把打下的荆州给他,襄樊之围自然就解了。”

曹操听了,跟孙权暗中联合。荆州局势瞬间变了。

孙权还在纠结要不要跟刘备翻脸,问吕蒙:“该打徐州还是荆州?”

p> 吕蒙说:“徐州没重兵,好打,但‘骁骑所骋’,不好守。还是打荆州,占整个长江流域有利。”

之后吕蒙装病,推荐陆逊守上游,让关羽放松警惕。

陆逊上任就给关羽写信,吹他北伐的战绩,说“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晋文公城濮之战、韩信破赵之战都比不上他。

关羽看完信,更不把江东放眼里,把江陵的兵调往前线。这时候,吕蒙已经到柴桑,准备白衣渡江。

吕蒙挑了精兵,扮商人,昼夜兼程偷袭江陵。

关羽知道江陵丢了,晚了。当年十二月,他退守麦城,被吴军抓住杀了。

从此,原来三家分的荆州,被曹、孙两家占了,直到三国归一。

失去荆州,对刘备集团是巨大损失,诸葛亮的隆中对彻底破产了。

p> “跨有荆益,待天下有变,荆州之军向宛洛,益州之众出秦川”的计划,从此只在隆中草堂里想想了。

孙吴抢了荆州后,吴、蜀之战的焦点转到夷陵。

p> 前文说荆州各城,襄阳是北边重镇,江陵是中心,江夏是东大门,夷陵(西陵)是西大门。

从益州出荆州,得走全长500里的三峡。从白帝城,经巫县、巴东、秭归,到夷陵,所谓“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夷陵是三峡东出口,上控巴夔,下引荆襄,失守了,荆州难保。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为抢荆州,带兵东征。

孙吴新任大都督陆逊避其锋芒,率5万军退到夷陵坚守。手下将领多次请战,他都不动。

陆逊上书孙权:“夷陵是军事要地,得容易失也容易。失了夷陵,损失的不仅是一个郡,可能是整个荆州。”他早想好借夷陵地势打蜀军。

蜀军被挡在夷陵,刘备只能沿三峡扎营,从巫峡到夷陵,连营700里,为避暑,把营寨扎在山林里。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闰六月,陆逊跟蜀军对峙七八个月后,趁蜀军疲惫,放火烧连营,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上万士兵浮尸江面,刘备逃到白帝城。

夷陵之败让刘备悲愤交加,叹道:“我被陆逊羞辱,这是天意啊!”确实,要是没有夷陵扼守荆州上游,蜀军南下后,荆州一马平川。

p> 后来蜀汉灭亡,陆逊儿子陆抗守荆州,跟魏、晋交战,也把夷陵当重中之重。

他临终前上书孙皓:“西陵、建平,国之藩表,既处上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陆抗反复强调荆州上游的重要性,让孙皓加强夷陵防御。可孙皓只顾享乐,根本没听。

与此同时,晋将王濬已经在长江上游修楼船、练水军。

《布局天下》的作者饶胜文认为,孙吴决定性的失败,就在荆州上游。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派巴蜀之兵东出,襄阳之军南下。

王濬从成都出发,顺流而下到夷陵,跟刘备当年东征路线一样。

夷陵被晋军攻克,孙吴在荆州上游的防线瞬间崩溃。

荆州下游无险可守,孙吴不堪一击,王濬顺江长驱直入到建业,孙皓投降,西晋统一了。 荆州为何能影响天下大势-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是哪里 (荆州为何如此重要)(图1)

从刘表坐镇荆州,到最后三国归晋,这片地儿的局势,一直牵着天下的走势。

这片山河,写满了英雄的故事,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挺带劲。


上一篇: 和-分别讲了什么-曹刿论战-三国中对战的方法论介绍!-贾诩论战 (分别讲了什么) 下一篇:三国武将关兴的生平是怎样的-历史上关兴是怎么死的 (三国武将关兴是哪里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