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高呼北伐中原-却将目标放在了甘肃是为何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几次征讨魏国)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到234年,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
《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夺长安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里头他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但诸葛亮嘴上喊着北伐中原,实际却老往甘肃跑,目标总放在陇右这些地方。大家都知道,甘肃离河南那片中原地儿,少说也有千里远。那问题就来了:诸葛亮为啥一边喊着北伐中原,一边一趟趟往甘肃跑?原因到底在哪儿?
先看《三国志》里的记载,诸葛亮五次北伐,战场基本都在甘肃这边。第一次打陇西三郡(天水、南安、安定),先拿后丢;第二次围陈仓,陈仓在陕西但挨着甘肃;第三次拿下武都、阴平,这俩主要在甘肃;第四次出祁山,祁山在甘肃礼县东;第五次到五丈原,陕西宝鸡岐山县的。这么一看,诸葛亮打曹魏,主战场总在甘肃,而不是关中或中原。我觉得他为啥喊北伐却往甘肃跑,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关羽丢了荆州后,蜀汉直接打中原的路子没了。
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搞襄樊之战,本来都围住襄樊了,要是顺利,真能打进去中原。结果吕蒙偷袭荆州,荆州丢了,关羽也被杀了。荆州一没,蜀汉从益州直接打中原基本不可能,必须先拿下长安为中心的关中,才能以此为跳板打中原。但魏延提过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也没把重心放关中,反而总打陇右、陇西。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甘肃那边曹魏势力比较弱,打起来容易点。而且甘肃一带主要是凉州,离中原远,当时还有羌胡部落,不管东汉、曹魏还是西晋,都很难长期控制住这里。
比如东汉末年,董卓、马超这些人和凉州关系就深。曹操平了马超、韩遂后,宋建还在枹罕(今甘肃临夏)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了一帮人。这说明凉州那边叛乱挺频繁的。诸葛亮肯定觉得这是曹魏的弱点,打这些地方曹魏兵力弱,还能联合当地的羌胡部落,事半功倍。曹魏虽然设了雍凉都督管甘肃、陕西,但都督驻关中,重心一开始没放甘肃。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陇西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直接望风而降,要不是马谡丢了街亭,陇右早就归蜀汉了。
还有,诸葛亮往甘肃跑,也是因为占了陇右后,能俯瞰关中,再图谋中原。甘肃又叫陇右、陇西,地势高,俯看关中,两地海拔差着一千米左右。古代打仗,地势高低太重要了。占了陇右这种高地,不仅易守难攻,还能对长安那边不断施压,风险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低多了。《通典》里说“登陇山而望秦川,极目泯然也”,还有“欲保关中先固陇右”的说法。曹魏要是丢了陇右、陇西,守关中就难了。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叡都得亲自到长安,说明曹魏也明白打甘肃这招有多毒辣。蜀汉丢了荆州后,直接打中原的路子断了,诸葛亮就只能先打陇右、陇西,再图关中,最后直指中原。可惜啊,马谡丢了街亭后,这计划随着曹魏越来越重视雍凉地区,基本就没法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