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伏尔泰诞辰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

他本名叫佛兰苏阿——玛科·阿鲁埃,伏尔泰是笔名,听着是不是比原名带劲儿?1694年生的,家里条件还行,中学毕业那会儿,爹想让他去法科学校当法官,结果这哥们儿偏不,就想当诗人,还放话说要“面临一切,对抗一切”,为真理豁出去。那会儿他基本不去上课,净写讽刺即景诗了,专拿社会丑恶开涮,自己还说“笑能战胜一切,最管用的武器”。1717年就因为这讽刺诗,骂了宫廷淫乱,给抓进去了。出来没两年,又写了个讽刺摄政王的剧本《欧第伯》,在巴黎一演,直接在文学界炸了。1726年倒更倒霉,让贵族陷害,被赶出法国,跑英国去了。那时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搞完了,他可羡慕人家的民主制度了。
1729年回了巴黎,写了历史剧《布鲁杜斯》,吹资产阶级革命,那叫一个带劲。同时他还搞投资,居然还攒了笔不小的钱,挺会理财啊。1734年,《英国通讯集》在卢昂出了,用书信讲英国的政治、宗教、科学、哲学,还顺带抨击了法国的宗教派斗。结果书一出来就被法院禁了,当众烧,他又得跑路,后来在他情妇夏德莱夫人家里定居,那地方是边境的幽静城堡,一住就是14年(1734到1749)。这期间他可没闲着,文学、史学、哲学、科学著作哗哗写,高产得吓人。
这时候普鲁士王太子腓特烈,估计想捞名声,写信给伏尔泰表崇拜,俩人就搭上话了。1749年夏德莱夫人死了,伏尔泰应腓特烈(这时候已经当国王)的邀请去了普鲁士,结果处着处着俩人掰了。这次经历让他对君主彻底失望,发誓再也不跟任何君主来往,用攒的钱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买了块小地儿定居。一边写《老实人》《天真汉》这些经典,一边还跟法国启蒙那帮人保持联系,支持他们干活,顺便用自己威望帮受教会迫害的人出头,一直干到1778年5月30人没了。
伏尔泰死后,教会还不放过他,遗体只能偷偷运到香槟省一个小礼拜堂。直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人民把他的遗体弄到首都,柩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骨灰啊,现在就长眠在巴黎先贤祠,全世界的人都去凭吊他。

伏尔泰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