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揭秘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三国时期真的有草船借箭的事情吗 (揭秘其主人公的小说)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的是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

admin

说起草船借箭,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吧?《三国演义》里那段写得可太精彩了,周瑜刁难他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偏偏拍胸脯说三天就行,最后还真的用草船从曹操那儿“借”来了箭。周瑜在旁边看着,估计心里又气又佩服,不过这故事听着就带劲,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真有“借箭”这回事,但主角不是诸葛亮,是孙权。这事比赤壁之战还早五年呢,发生在濡须口。孙权坐着大船去看曹操的军营,曹操的弓弩手一看,嗬,敌船来了,万箭齐发。结果箭全射在孙权的船上,船一下子就歪了,眼看要翻。孙权挺聪明,下令把船掉个头,另一面再受箭,等两边都插满了箭,船就平了,这才悠悠哉哉回去了。说白了,孙权这波是临时起意,算不上什么“计谋”,就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又随机应变了。

到了宋元时候,说书人爱讲三国故事,有个《三国志平话》里也写了借箭,不过主角变成了周瑜,地点也挪到了赤壁。周瑜用帐幕遮住船,曹操射箭,他让船掉头,两边都射满箭,还跟曹操喊“谢丞相箭”,把曹操气够呛。这时候的故事已经有点“编”的意思了,把孙权的随机应变,变成了周瑜的预谋,还加了点戏剧性的对话。

揭秘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三国时期真的有草船借箭的事情吗 (揭秘其主人公的小说)(图1)

那草人又是哪来的呢?这得唐朝找答案。安史之乱的时候,有个叫张巡的将军守雍丘,箭用光了,急得团团转。结果看到兵士躺在稻草上,突然想到:扎些草人穿上黑衣,晚上吊下去,叛军肯定以为是偷袭,肯定放箭!果然,叛军上当,白白浪费了十万支箭。等他们发现是草人,张巡又派真的兵士下去偷袭,把叛军打跑了。这“草人借箭”可是实打实的历史,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估计就是从这里借的灵感。

所以你看,从孙权的“临时借箭”,到宋元话本的“周瑜借箭”,再到《三国演义》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越传越神,人物也越来越鲜明。罗贯中本来就喜欢把诸葛亮塑造成“智绝”,把周瑜写成“小心眼”,这么一改编,草船借箭就成了诸葛亮的神来之笔,连周瑜都得甘拜下风。其实历史故事嘛,本来就像流水一样,慢慢在民间传着传着,就添了油、加了醋,变得更好听、更让人记住。

现在咱们读《三国演义》,总觉得诸葛亮啥都知道、啥都会,但要是翻翻正史,会发现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也很厉害,但好多神乎其技的事,都是后来文人、说书人一点点加上去的。就像草船借箭,把孙权的机智、张巡的妙招,都揉进了诸葛亮的故事里,才成了今天这个经典版本。说到底,老百姓就爱看这种“以少胜多”“智取敌人”的桥段,越传越广,也就越传越真了。


上一篇: 三国时期真正忠于汉室的人不是刘备也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 (三国时期真正的武将排名) 下一篇:关羽竟然进不了前三-三国十大战将都是谁 (关羽竟然进不了北伐)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