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历史的长河埋没了-他仅仅靠一人之力改变了三国的格局 (却被历史的长河吸引)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刺客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韩龙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只留有这么一句话,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相比于其他王侯将相在史书中的长篇大论,这句话显...
三国时期的刺客韩龙,史书里就一句话带过:“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比起那些王侯将相在史书里动不动几百上千字的“传记”,韩龙这事儿就一句话,太省墨水了。可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背后藏着的事儿,可一点不简单。
韩龙,三国时候的人,受曹魏的差事,去杀鲜卑首领轲比能。当时曹魏为啥非要弄死轲比能?韩龙这一刀下去,又把历史搅和成了啥样?
轲比能这人,汉末三国的鲜卑人,出身普通,但挺有两下子。既能领兵打仗,又能部落里的事儿摆得平,大伙儿都服他,就这么当上了首领。

他看得挺明白,自己部落那点实力,跟曹魏没法比。所以一方面,偷偷学着中原汉族的技术和文化;另一方面,老老实实给曹魏送东西,装孙子表忠心。曹魏一看,挺懂事,封他个“附义王”。可轲比能这人不甘心,一边收编周边小部落,一边偷偷壮大自己。就像一头躲在暗处的狼,盯着猎物,就等机会。这时候的诸葛亮呢,正琢磨着北伐,想打回中原,恢复汉室。
一心想兴复汉室的诸葛亮,和琢磨着趁乱捞一把的轲比能,一拍即合,说好一起揍曹魏。诸葛亮把这事儿当成蜀汉翻盘的唯一指望,轲比能也觉得这是鲜卑崛起的好机会。两边都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将士们心里都挺有底。结果呢?谁能想到,诸葛亮居然栽在了司马懿手里。
本来诸葛亮计划的是,先偷偷摸摸给曹魏来一下,速战速决。可司马懿这老狐狸,把诸葛亮的套路摸得门儿清,死守着城池,就是不出战。
蜀军天天在城下干等着,粮食也快没了,士气越来越低。更倒霉的是,后主刘禅听信了奸臣的瞎话,觉得诸葛亮在外面待久了,想造反,非让他回来不可。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撤军,北伐就这么黄了,带着遗憾回了成都。这一败,蜀汉后来的命运,基本就定了。
诸葛亮一走,盟友轲比能就成了光杆司令,暴露在曹魏眼皮子底下。可轲比能没服软,反而更横了,集结军队在曹魏边境上捣乱,还拉拢其他部落一起跟曹魏对着干。
他这么一闹,魏明帝曹叡火了,下定决心要除掉这祸患。先派大军打鲜卑部落,轲比能哪是对手,被打得大败。可留着轲比能就是后患,曹魏决定斩草除根。
这时候,韩龙出场了。他受魏国大臣王雄的命令,去杀轲比能。轲比能一死,鲜卑群龙无首,各部落为了抢地盘,自己打了起来,最后四分五裂。
实力弱的部落向曹魏投降,实力强的干脆跑得远远的。
这么一来,曹魏和鲜卑交界处的几万汉人,总算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了,能安生过日子了。更重要的是,曹魏不用再担心鲜卑从背后捅刀子,能专心对付蜀、吴两国了。这些,都是韩龙一个人干出来的。
韩龙这一刺,让鲜卑散了架,魏国北方边境消停了,救了不少北方百姓的命。可他自己呢?是当场死了,还是活着回了魏国,看着魏国一天天壮大?谁也不知道。小编倒更愿意相信他活着回来了,亲眼看着魏国越来越稳。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