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被司马懿害死-三国名将孟达-曾经效力刘备 (后来被司马懿杀了吗)
孟达是三国时期的将领,他曾先后效力于刘璋、刘备、曹丕,后来他在魏国为官时又暗自联系诸葛亮想投奔蜀汉,最后被司马懿所杀,孟达出生于扶风郡,后来在乱世之中流落到了蜀地,当时益州牧刘璋占据蜀地,孟达于是就投...
孟达这人在三国里挺有意思的,先后在刘璋、刘备、曹丕手下混过,后来在魏国当官时又偷偷联系诸葛亮想跑回蜀汉,最后被司马懿给收拾了。
他本是扶风郡人,乱世中流落到蜀地。当时刘璋占了益州,孟达就投奔了他。建安十六年,刘璋跟汉中的张鲁打起来了,听谋士张松的把刘备请到蜀地,还派了孟达、法正两个人带四千兵马去接应刘备。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写得很清楚:“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可刘璋不知道,张松、孟达、法正早就在背后给他挖坑了。孟达和法正到了荆州直接投了刘备,刘备就把他俩带来的四千蜀兵交给孟达带着,自己带着法正去打蜀地。刘备拿下蜀地后,让孟达带本部人马从秭归打房陵,孟达拿下房陵又围了上庸。这时候刘备派了义子刘封来“协助”他,说白了就是来夺兵权的。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里提到:“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刘备派刘封来管孟达,孟达心里本来就不痛快。刘封年轻气盛,又仗着是刘备义子,做事特别横。上庸刚打下来没多久,关羽送来求救信,孟达和刘封没理,结果关羽被杀了。孟达怕刘备秋后算账,加上跟刘封处不来,干脆给刘备留了封信,带着手下投奔曹丕了。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提到的《魏略》里说,孟达投降曹魏后,待遇好得很。他是延康元年投奔的,那时候曹丕刚当上魏王没多久。曹丕听说孟达来降,先派人去探探口风,回来的人都说好话,有的夸他是将帅之才,有的说他是卿相之器。曹丕本来就知道孟达的名声,听人这么一夸,更佩服他了。
有次曹丕开玩笑问他:“你不会是刘备派来的刺客吧?”话刚说完,就拉着他一起坐马车。孟达一个降将,一下子成了曹丕身边的红人,惹得不少人眼红。曹丕封他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把房陵、上庸、西城合并成新城)。司马懿这些人觉得孟达是巧言令色之徒,不能重用,曹丕却用自己的担保,说他没问题。孟达就这么成了魏国一方大将。
“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魏略》里这段写得很生动,曹丕对孟达确实挺信任。
可曹丕一死,孟达在魏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当初反对他的司马懿掌了权,他还跟魏兴太守申仪有仇。这时候蜀汉诸葛亮知道孟达在魏国受排挤,就写信劝他投降。孟达跟诸葛亮通信的事被申仪揭发了,司马懿当时驻扎在宛城,没等请示朝廷,直接带兵快马加鞭把孟达围在了上庸。

孟达被围了十六天,最后被部下背叛,被司马懿抓杀了。这里有个问题,孟达既然想投蜀,诸葛亮为啥不派兵接应他呢?原来孟达给诸葛亮算了一笔账,说宛城离洛阳八百里,离他一千二百里,他要是起事,司马懿得先上表请示,一来一回得一个月,这时间足够他把上庸防守弄好,根本不需要外援。他还特意跟诸葛亮说“你别干涉我,我自己能搞定”。
《晋书·帝纪·宣帝》里记了他给诸葛亮的原话:“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后来司马懿真来了,孟达还写信跟诸葛亮说“我起事才八天,兵就到城下了,这也太快了!”
孟达这账算得挺明白,诸葛亮可能也觉得,既然他这么有把握,自己贸然出兵反倒可能打草惊蛇,就没派兵。而且孟达那封信态度挺硬,明显就是还没完全下定决心投蜀。
司马懿知道孟达动摇,赶紧写了封信给他,大概意思是:“你当年背叛刘备,蜀汉的人哪个不恨你?国家把边疆交给你,够信任你了,可别被诸葛亮忽悠了,不然后悔都来不及!”孟达一看信,心里乐开了花,觉得朝廷还是信任他的,这下更不想投蜀了。结果他磨磨蹭蹭没下定决心,等司马懿兵临城下,才慌忙起事,这时候诸葛亮就算想救也来不及了。
说到底,孟达这人啊,总想着两边占便宜,最后哪边都没抓住,反倒把命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