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拉玛一世仇视缅甸的-拉玛一世为什么要仇视缅甸呢 (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我们驾校来报名?)
马来世界伊斯兰教争论重起伴随着半岛北部国家的权力转移,1782年,泰国军队的一个将军却克里,即后来有名的拉玛一世夺取王位,在曼谷建立了一个新王朝,新兴的暹罗王国带着勃勃生气,重新敌视泰国人的传统敌人缅...

拉玛一世的宫殿
这事儿让国王怎么忍?吉打的苏丹阿卜杜拉就派内弟和儿子去,躲过了这茬。曼苏尔苏丹更直接,派了个葡萄牙人去当使者安抚暹罗王,还顺便跟果阿、澳门商量在丁加奴建个葡萄牙哨所。北大年的统治者干脆不干,还回了个“特别粗鲁的话”,结果惹了大祸。据说北大年被暹罗人平了地,“男的、小孩、老太婆都被绑起来扔地上,让大象踩死”。但北大年一直没消停,1789、1791、1808年闹了三次大的反叛,拉玛一生气,废了北大年的统治者,夺了它的半独立地位,把北大年切成七块,归泰国南边的省管。
到1809年,暹罗用暴力把朝贡制压在了马来半岛北边所有国家头上,曼谷对这些地方管得死死的。所以马来统治者找英国人帮忙,一点儿不奇怪。那些英国商人早有建议,教他们怎么“让土著尊重喜欢英国人,把英国人当朋友和保护人”。吉打的苏丹阿卜杜拉被缅甸和暹罗逼得紧,想把槟榔屿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合乎情理。他想靠这个让英国人保护他,防着暹罗、缅甸来打,还能镇压自家亲戚可能造反。1786年8月,有个叫弗朗西斯·莱特的英国商人,被授权谈判,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正式接手了槟榔屿。

乔治三世
对马来人来说,英国人在槟榔屿站稳脚跟,等于英属东印度公司成了有地盘的国家,给地区安全添了个不确定因素。过了一年,所有在位的马来统治者都给莱特写信,想看看英国人到底愿不愿意真心帮他们。霹雳州觉得英国人可能帮着打雪兰莪的布吉斯人,丁加奴、吉打希望英国人支持他们反抗暹罗的勒索,雪兰莪的苏丹易卜拉欣、廖内-柔佛的苏丹马哈茂德,还有布吉斯人的新头子阿里,都盼着英国人帮忙打荷兰人。但他们很快就醒过味儿来。不管莱特嘴上答应得多好,给马来人画了多大饼,他上司明显不想签任何可能以后跟暹罗、荷兰打起来的条约。
丁加奴的苏丹曼苏尔也没捞到葡萄牙人的好处,发现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多就给派了12个士兵守个哨所。吉打的苏丹阿卜杜拉发现,英国人占了槟榔屿后,给他的补偿远不如他想的多。幻想彻底破灭了,用吉打地方官的话说:“现在英国人不听国王的命令了,所以我们写信让他们离开槟榔屿,图个安稳,他们刚来的时候尽说好听的了。”苏丹想跟莱特谈金融协议,谈崩了,他就找了些伊兰奴海盗,在马六甲海峡活动,1791年3月袭击了槟榔屿。

葡萄牙人 雕塑
袭击虽然没成功,但影响挺大,因为自17世纪末米南加保人闹事以来,马来世界第一次跨过种族隔阂抱成团,这不是靠马来人意识,而是靠穆斯林的共同信仰。吉打的贵族写信给槟榔屿的本地人,想让他们帮忙。信里说:“所有在槟榔屿的穆斯林,不管布吉斯人、亚齐人、米南加保人、马来人还是古拉斯人……真主会帮我们,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是穆斯林的保护人,是最后一位先知。”英国人下个月就打了过去,占了吉打在槟榔屿对岸的阵地,把吉打军队赶跑了,槟榔屿的直接威胁没了。英国占槟榔屿的事儿,1791年和吉打签的条约里承认了。
英国人在马来世界真正露头角,是整整四年之后,他们宣布直接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来-印尼群岛的几块地。这事儿是英国总政策的一部分,因为1795年1月拿破仑占了荷兰,英国怕荷兰在亚洲的地盘落到法国手里。荷兰执政逃到英国后,求英国在他回国前先接管荷兰在东方的地。所以理论上马六甲还是荷兰的,但马来人哪懂欧洲那些弯弯绕绕,他们不明白为啥存在好些年的荷兰公司说投降就投降。

吉打州
英国人的地盘在槟榔屿,根本不想恢复马六甲的贸易中心地位,也不想让廖内群岛成贸易中心。现在生意好了,不是因为马来人的港口,而是英国的槟榔镇。有个中国商人在回忆录里说:“英国人怎么招揽商人,慢慢槟榔屿就繁华起来了。布匹、吃的、房子都漂亮精致,还有车马代步。”1800年,吉打的统治者把槟榔屿对岸的彼赖(现在叫威尔斯利省)也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多赚点年金。

东印度公司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