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一生都创造了哪些美食 (宋朝大诗人苏轼号)
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江浙,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倘若说起苏东坡,世人都会想到那个才情过人的大诗人,想到他的各种著名诗歌,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用自己...
东坡肉,杭州那道出了名的菜,江浙一带都挺流行。
说起苏东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那个写诗写词的大才子,唐宋八大家嘛,文采是真的没得说。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家伙其实还是个隐藏的吃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道东坡肉。
苏东坡这吧,人生也不是一直顺顺当当的,虽然政治理想挺高,但时运不济,老是被贬。转折点就是那个“乌台诗案”,当时王安石搞变法,苏轼呢,没站队,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结果这话传啊传,到变法派耳朵里,就变成他反对了,好家伙,直接被贬到黄州去了。
在黄州那会儿,苏东坡发现当地人不爱吃猪肉,价格便宜得很。但他自己是个爱吃的人,觉得猪肉这玩意儿其实挺香,就琢磨着自己动手。买来一大块肉,七八种调料往里一扔,文火慢慢炖,最后整出来的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东坡肉。
他觉得这肉做得太绝了,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猪肉赋》夸自己:“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不过啊,东坡肉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苏东坡在杭州当官的时候,有一年浙西发大水,太湖都泛滥了。他指挥大家疏浚西湖,还修了苏堤。杭州老百姓感激他,过年的时候就抬着猪、挑着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就让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分给大伙儿吃,这也是东坡肉的来历之一。
其实苏东坡不光会做肉,还捣鼓出了东坡鱼。这事儿也是他在黄州的时候,他还专门写了篇《煮鱼法》说这事:“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输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他做的鱼确实好吃,加上他名气大,这方法就一直传到现在。现在眉山那边,还有人常做“水煮鱼”,也叫“江水煮江鱼”,管它叫“东坡五柳鱼”,其实就是东坡鱼。
东坡鱼的做法倒也简单:鱼处理干净,去鳞剖腹掏内脏,鱼肋两边各划五刀,然后下沸水锅文火煮,煮的时候放点姜、葱、桔皮,起锅前加盐。煮出来的汤白白酽酽的,鱼肉嫩得很。吃的时候鱼肉蘸酱油,汤那叫一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