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陀耶王朝的灭亡-泰缅战争 (阿瑜陀耶王朝历代国王)
缅甸是泰国的近邻,两国疆域犬牙交错,民族矛盾突出,自古以来为争夺地区霸权进行了长期的较量,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正逢缅甸东吁王朝兴起并实行对内对外扩张政策之时,1539年缅王莽瑞体,Tabinshwe...
缅甸和泰国挨得特别近,俩地盘犬牙交错,民族矛盾也一直挺尖锐,自古以来就为了争地区老大打打杀杀了好久。泰国阿瑜陀耶王朝那会儿,正好赶上缅甸东吁王朝崛起,到处扩张。1539年,缅王莽瑞体先拿下了白古,1554年又打下阿瓦。这缅王能打得很,北边骚扰中国,南边打泰国,后来还闹得乾隆派兵征缅,俩国家打了好几百年。 1549年,阿瑜陀耶王朝因为王位继承乱成一锅粥,缅王莽瑞体觉得机会来了,带着30万大军从马都八杀过去,直扑阿瑜陀耶城。泰军占了地理优势,城四面环水,直接玩坚壁清野,把粮食全搬进城,准备跟缅军耗着。缅军第一次来,不熟悉地形,又没带大炮这种重家伙,围了四个月愣是没打下来。时间一长,粮草跟不上,眼看雨季要来了,莽瑞体只能撤军。结果泰王让王子纳黎萱带人追击,反倒被缅军伏击,王子被抓了。查克腊帕特王没办法,只能求和,缅王的条件是暹罗别偷袭撤退的缅军,再贡两头战象,这才放回纳黎萱。 这次战争里还有个挺唏嘘的故事。缅军刚到的时候,查克腊帕特王想摸摸敌情,亲自带人出城,王后素里玉台女扮男装,打扮成副王的样子跟着。结果暹军遇上缅军前锋,打不过败退,缅将追得紧,暹王快顶不住了,王后素里玉台骑着大象冲上去挡刀,救了国王,自己却被缅将杀了。这个故事现在泰国民间还流传着,王后的骨灰就葬在一座塔里,塔现在还在。 经过这回,查克腊帕特王知道缅军不好惹,赶紧备战。缅军回去后,国内乱套了,1550年莽瑞体被得楞族人暗杀,缅甸分崩离析。但没过多久,莽瑞体的妹婿莽应龙又统一了缅甸,不仅恢复了之前的疆域,还往北打到阿瓦,降服了清迈,对阿瑜陀耶威胁更大了。 1563年,莽应龙准备再打阿瑜陀耶,刚好这时候阿瑜陀耶的查克腊帕特王在捕象时抓了7头白象。白象在当时是瑞兽,查克腊帕特王被尊为“白象王”,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莽应龙抓住这个借口,写信跟暹王要两头白象。暹罗收到信就明白缅王的算盘了——白象是国宝,只有附庸国才给宗主国进献,要是给了,不就是认输称臣吗?不给,缅王就有了打仗的理由。查克腊帕特王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张给白象息事宁人,太子纳黎萱带着一帮人反对,说给也是打,不给也是打,不能认怂。最后查克腊帕特王决定不给,回绝了缅王。 莽应龙带着号称90万的大军,分五路杀向阿瑜陀耶。他参加过1549年的仗,知道怎么打。这次改从北面进攻,方便带粮草,还能先扫平北边的抵抗力量;让清迈负责前线粮草,免得再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还雇了400多个葡萄牙炮手,跟暹罗的葡萄牙炮手对着干;选在旱季开打,避开雨季。阿瑜陀耶虽然也准备了,但战略错了,只守孤城,没管北方。等缅军从北面打过来,泰军才发现来不及了,北方城池已经被破了,缅军很快杀到城下。两城郊外打了一仗,暹军损失惨重,只能又玩固守的老办法。但莽应龙早有准备,船炮齐全,先毁了暹军的船,再拿大炮轰城,民房寺庙被打坏不少。同时派人劝降,说可以不把暹罗当战败国,暹罗里头主和的人就闹起来了,逼着暹王谈判。其实缅王是国内出事了,急着回去。议和条件挺狠:太子纳黎萱等三人去缅甸当人质,暹罗每年贡30头战象、300斤白银,丹港税收归缅甸,还得再给4头白象。查克腊帕特王被逼没办法,答应了。1564年2月,白象战争暹罗输了。

白象战争输了,但莽应龙还不满足,1568年又带着50万大军,从马都八打过来,分七路在甘烹碧会师,直奔阿瑜陀耶城。城还是四面环水,缅军强攻了好几次都没打下来。这时候查克腊帕特王突然去世,儿子马欣继位。新王能力不行,全靠大将披耶蓝摩顶着,才守住城。时间拖得越久,缅军越不利,莽应龙就开始使坏,派人给马欣王写信,说披耶蓝摩是战争祸根,交出他就能谈。马欣王被身边投降派一撺掇,真把披耶蓝摩抓了送给缅王。缅军清掉披耶蓝摩后,直接让阿瑜陀耶无条件投降,暹罗这才发现被骗了。主战派想死守等雨季,缅军又使了一招:让1563年被抓的披耶却克里戴着镣铐假装逃回来,马欣王不知道有诈,让他管城防。披耶却克里上位后,把能干的将领调走,削弱防守,还密报莽应龙。结果1569年,阿瑜陀耶城第一次被缅军攻破。马欣王和全家都被抓到缅甸,财物被抢光,大部分居民被赶到下缅甸,阿瑜陀耶成了缅甸附庸国,一附庸就是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