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从凤雏的视角看刘备的仁义之辩 (从凤雏的视角看出什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智者谋士的时代,其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一直以仁义著称,然而,历史的评价往往多元而复杂,本文试图从凤雏——庞统的角度,探讨刘备的仁义是否如其表面...

admin

三国那会儿,英雄扎堆,谋士遍地走,刘备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总挂着“仁义”的牌子。但要说这仁义是不是真像他说的那么纯粹,得从凤雏庞统那儿琢磨琢磨。

庞统,字士元,就是那个早早就没了的“凤雏”,跟诸葛亮齐名,卧龙凤雏,得一就能安天下。在刘备那儿,他不光是出主意的,也是个爱观察的人,刘备那些弯弯绕绕,他门儿清。

从凤雏的视角看刘备的仁义之辩 (从凤雏的视角看出什么)(图1)

刘备老说自己是为了汉室江山,这话喊得响,老百姓就信了,觉得他是忠臣。但庞统这种聪明人,听着可能就撇嘴:这“仁义”怕不是演给人看的?乱世里,光靠仁义能拉队伍?得让人觉得跟着你有前途,让老百姓觉得你靠谱,这“仁义”说不定就是块招牌,专门招兵买马的。

再说刘备对人,总显得特宽宏,敌人来了也爱说“算了吧,算了吧”,显得自己特大度。但庞统可能心里想:这哪是单纯的心软?宽恕一个敌人,说不定就少个对手,多个帮手,势力不就壮大了?这宽容啊,得看是为啥,要是没好处,谁愿意当老好人?

还有取益州那事儿,刘璋对他不薄,结果刘备还是把地盘占了。表面上对刘璋还不错,没杀他,软禁起来了。庞统看着可能就摇头:这“仁义”啊,到关键时候就得让路。权力这东西,攥在手里才是自己的,啥仁义不仁义的,先站稳脚跟再说。

所以庞统琢磨下来,刘备这“仁义”吧,像件双面穿的衣服。正面看,是仁义,让人愿意跟着他,死心塌地;反面看,全是算计,为了当皇帝,为了打天下,啥都能忍,啥都能用。乱世里,谁不是戴着面具做人?刘备只是把这面具戴得特别好看,让人挑不出毛病。


上一篇: 孙尚香与刘备的联姻 (孙尚香与刘备有孩子吗) 下一篇:刘备的人心之道-以德服人 (刘备的人心之人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