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宴席中挟持刘璋-刘备为什么要拒绝庞统的提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不肯在宴席上袭击刘璋,为何却坚持要...
三国那会儿,曹魏、蜀汉、东吴打得不可开交,刘备呢,在赤壁之战后占了荆州四郡,就琢磨着找地盘发展。这时候,益州的刘璋想拉他入伙,说是打张鲁,刘备就真去了。可宴席上庞统劝他趁机把刘璋做了,刘备却拒绝了,这到底是咋想的?
赤壁打完,刘备有了荆州四郡,就寻思着找个更大的地盘。这时候益州的刘璋,本来想跟曹操联手,结果曹操看不上他,转头就相中了刘备,还请他入川帮忙打张鲁。

宴席上庞统偷偷跟刘备说,不如趁机把刘璋绑了,直接拿下益州。刘备却摇头,说自己刚来,没根基,恩信还没立起来,这么干不合适。后来就按刘说的,带兵去了葭萌关。底下人肯定纳闷:主公这葫芦里卖的啥药?其实原因就那么几个:
第一,刘备喜欢做有准备的事情。
刘备要是真在宴席上把刘璋做了,确实能快速控制益州,可问题来了,他刚到,人心都没拢住,这时候杀了益州的老大,刘璋的手下能服气吗?要是有人死忠刘璋,又有本事的,将来肯定是个大麻烦。刘备可不傻,他得先把事情做稳当。

第二,刘备目的并非单纯地“夺益州”。
刘备进益州,首要目标根本不是抢地盘,也不是打张鲁,而是“先把恩情做足,把人心收过来”。他毕竟是刘皇叔,混了这么多年,收买人心这套门儿清。他知道,打下一个地方容易,但要让老百姓和当地士族都认你,才算真正占了这儿。
第三,刘备“仁义之名”不能丢。
刘备为啥能聚拢那么多兄弟?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哪个不是冲着他“仁义”二字来的?当年曹操追着打,他都不舍得扔下跟着他的百姓。这名声可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要是为了个刘璋,把“仁义”人设崩了,那前面的不就白干了?所以他要益州,但不想靠杀刘璋来拿。
所以说啊,刘备不是傻,也不是优柔寡断,他就是有自己的算盘,认准的事儿就坚持,这才在乱糟糟的三国里,硬是闯出了自己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