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蜀汉后期黄皓是谁)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后期的蜀汉,黄皓专权乱政,为啥诸葛亮在临死前不杀了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来,三国时代,三国鼎盛,国君辈出,各国都希望能够达成统一的最终目的,...

admin

蜀汉后期,黄皓专权乱政,这事儿现在聊起来,挺多人纳闷:诸葛亮临死前为啥不把他给除了?

三国那会儿,各路英雄辈出,都想一统天下,结果谁也没成,反倒让司马家捡了便宜,最后把大晋王朝给立起来了。

现在回头看,三国离统一就差一口气,蜀国当时觉得自己快成中原霸主了。可要是后面能一直有刘备那样的主公,诸葛亮的北伐说不定真就成了。

偏偏蜀国后来摊上个刘禅,能力不咋地,搞得末期乱七八糟,黄皓那个小人独揽大权。可话说回来,诸葛亮为啥不提前把这“蝼蚁”给除了呢?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蜀汉后期黄皓是谁)(图1)

刘备临终把后事托给诸葛亮,这事儿大家都知道。翻翻历史,皇帝托孤一般都给自家亲戚,可诸葛亮不一样,他只是刘备的谋士。

其实诸葛亮当时完全有条件自己当皇帝,刘备却把整个江山都交到他手里,还说过“阿斗不行,你就自己上”这种话。

看得出来,刘备是真想恢复汉室,不在乎自家能不能坐稳江山。诸葛亮心里也感激得不行,所以刘禅一继位,他就忙着北伐,给后主提建议,表明自己的心意。

不管古代还是现在,都得说《出师表》里诸葛亮的忠诚是真没话说。他把“忠”字写到了极致,既解释了自己对刘备托孤的心意,又把怎么治国都告诉了刘禅。

这篇费尽心思的文章,能看出他对后主有多忠心。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担心的还是来了,里头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最后真应验了。

本来诸葛亮在前线北伐,刘禅在后方守着,朝里还有一堆能臣帮忙,这计划稳得很。结果好景不长,让一个太监给搅黄了,就是黄皓。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蜀汉后期黄皓是谁)(图1)

黄皓就一太监,在诸葛亮眼里,这种人就像鞋底沾的泥,有时候忙起来都懒得甩。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这不起眼的小人,最后把蜀汉给整没了。

一般来说,太监能掌权,要么是皇帝不信任大臣,要么是君臣之间没沟通好。可刘禅这儿不是,朝里能人多的是。

他要真按诸葛亮说的做,太监哪有机会掌权?可他对诸葛亮留下的人有想法,所以对付那些小太监时,反而把权力给他们,让他们去巴结太监。

黄皓这小子,就是看准了刘禅对诸葛亮有点不放心,才用他那点小心眼影响刘禅。其实诸葛亮北伐时,他就撺掇刘禅把诸葛亮叫回来,怕功劳太大压过皇帝。

刘禅当时挺犹豫,诸葛亮手握大权,功劳再大也翻不了天。可他还是忍不住多想,最后真把诸葛亮叫回来了,北伐计划就这么泡了汤。

后来刘禅又在黄皓的挑唆下,换了好多朝臣,把朝廷搞得一团糟。更气人的是,这太监还在关键时刻给了蜀汉致命一击。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蜀汉后期黄皓是谁)(图1)

魏国军队快打到蜀国边境了,不是没人提醒,早就有士兵把消息报给皇帝了。结果黄皓为了争权,把这事儿给压下来了。

他还跟送信的官员说,这是那将领故意搞事,想博皇帝关注。这消息要是传开,全国都得乱套,所以他才假模假式地压了下来。

黄皓最后当然是自食恶果,蜀国一亡,他也跟着完蛋。这时候大家就琢磨了:这黄皓就是只捣乱的老鼠,诸葛亮当时为啥不直接弄死他?

蜀汉后期黄皓乱政-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没有杀他 (蜀汉后期黄皓是谁)(图1)

我觉得啊,诸葛亮是不想跟刘禅对着干,所以不想动他身边的人。既然不能替刘禅管他的手下,那自然没必要去惹黄皓。

再说了,刘禅本来就爱跟小人混,除了黄皓,还会有第二个。而且诸葛亮心思全在北伐上,这么正直的人,哪能想到一个小太监能对刘禅有这么大影响。

在诸葛亮印象里,刘禅可能不如刘备聪明,但也不傻。可这小子后来的表现,真让他大吃一惊。

说白了,诸葛亮对刘禅的亲信还是有顾忌,懒得搭理一个小太监。这也是他忙活一辈子,最后栽在司马懿手里的原因之一吧。

说到底,咱们现在看历史,总觉得黄皓这么个小人物能影响蜀汉,就是个时代的产物。

其实身处局中的人和看热闹的完全是两码事,咱们现在也猜不透诸葛亮当时怎么想的。不过他说的那些话,倒是有道理,跟有能力的人相处,还是得保持点距离。


上一篇: 三国演义中的传奇一役-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指的是谁) 下一篇:为什么却搬不到黄皓-既然姜维掌控着蜀汉的军队 (为什么却搬不动东西呢)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