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孙策是什么关系-荆州名士桓阶的实力怎么样 (他跟孙策是什么关系)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荆州名士桓阶的实力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黄...
孙策带着兵马回到汉水边上,才听说老爹孙坚被乱箭射死了,尸体都被刘表的人扛进城去了。孙策当场就哭出声来,跟着的士兵们也跟着抹眼泪。“爹的尸首还在城里呢,咱们怎么能回得了家啊!”黄盖这时候站出来说:“咱们现在不是抓了黄祖嘛,找个人进城去说和,用黄祖换回主公的尸身。”话还没说完,军吏桓阶就站出来了:“我跟刘表有交情,让我进城当使者吧。”孙策答应了。
桓阶进了襄阳城见刘表,把事儿一说。刘表摸着胡子:“文台的尸首,我已经用棺材装好了在这儿。你们赶紧把黄祖放回来,两家都别打了,谁也别再惹谁。”桓阶道了谢正要走,底下蒯良突然跳出来:“不行!绝对不行!我有一句话,能让江东的军队一个都回不去!先斩了桓阶,再用计!”
蒯良接着说:“现在孙坚死了,他儿子们都还小,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赶紧发兵,江东一下子就能拿下。要是还了尸体罢兵,让他们缓过劲儿来,荆州以后就是大祸害!”刘表皱眉:“我手里有黄祖呢,怎么能忍心扔下他?”蒯良急了:“扔个没脑子的黄祖换整个江东,有啥舍不得的?”刘表摆摆手:“我跟黄祖是心腹之交,扔他不仗义。”最后还是送桓阶回了营,两边约好拿孙坚的尸体换黄祖。孙策换回黄祖,接了老爹的灵柩,收兵回了江东,把爹葬在曲阿。丧事办完,他带着军队驻扎江都,开始招贤纳士,对人也挺客气,各地的豪杰慢慢都来投奔他了。
小说里写孙坚打荆州,连赢好几场,突然中埋伏被刘表的吕公射死。孙坚一死,黄盖说抓了黄祖,让人去换尸体,军吏桓阶主动请缨去襄阳见刘表。可桓阶刚提出来,刘表的谋士蒯良就炸了,坚决不让换,还说应该趁孙家兄弟小,赶紧发兵灭了他们,免得后患。刘表呢,就一句“黄祖是我心腹”,没听蒯良的。
小说里提了个成语“招贤纳士”,说白了就是招揽有本事的人。最早好像是从元代的戏文里来的,有句词“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意思就是治理好了百姓,还要客气地招揽人才。
孙坚打荆州这事儿,历史上是真的。《三国志》里写了,初平三年,袁术让孙坚去打荆州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打败黄祖,追到汉水边,又围了襄阳,结果自己单骑跑岘山,被黄祖的兵射死了。不过具体怎么死的,说法还不一样。《典略》说黄祖败逃,孙坚连夜追,黄祖的兵躲在竹林里放冷箭射死他;《英雄记》又说刘表的部将吕公带兵从山上下来,孙轻骑追,被石头砸中脑袋,当场就没了。
小说里说桓阶去襄阳要孙坚遗体是真的,但说他孙坚军吏就是瞎编的了。历史上桓阶是长沙临湘人,孙坚当太守的时候举荐他做了孝廉,后来又当了尚书郎。孙坚死了之后,他冒着危险去找刘表要尸体,刘表觉得他讲义气,就给了。这事儿是真的,但他在《三国演义》里就露了这一面,后面再没出现过,妥妥的龙套。
不过真实历史上的桓阶,那可是曹魏的重要人物。他还坑过刘表一次呢。官渡之战的时候,刘表公开帮袁绍,桓阶偷偷鼓动长沙太守张羡造反响应曹操,把荆州搞得乱七八糟。虽然后来张羡病死,叛乱被平了,桓阶躲了起来,但刘表不但没怪他,还挺欣赏他,想让他当从事祭酒,还打算把妻妹蔡氏嫁给他。这蔡氏可不简单,诸葛亮的岳母是她亲姐姐!要是桓阶答应了,那诸葛亮就得喊他姨夫了。可惜桓阶说自己已经娶妻了,没答应,也没接刘表的官。后来赤壁之战后,他跟着曹操回了中原,官越当越大,曹丕称帝后还做了尚书令、太常。
桓阶这人,在真实历史里可太有意思了,跟小说里简直判若两人。你说要是当年他真娶了蔡氏,诸葛亮得多别扭啊,得管情敌的姨夫叫姨夫?想想都好笑。不过他拒绝了刘表的好意,后来跟着曹操混得风生水起,也算是有自己的主见。所以说啊,小说里的人物和真实历史,有时候真的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