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张松献地图会被曹操拒绝的原因有哪些 (三国时期张松简介)
三国时期张松献地图会被曹操拒绝的原因有哪些?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张松献地图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身为益州刘璋部下的张松和他的一帮盟友不甘心在益州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无所作为,因此...
三国时期张松献地图,为啥曹操不接这茬?这事得从《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说起。
张松作为刘璋的手下,跟一帮人待在益州这地方,觉得太憋屈了,不想一辈子就这么窝着。他们就劝刘璋去找曹操求援,说是为了抵抗汉中的张鲁,其实就是想拿益州当跳板,换点荣华富贵和官当当。
但曹操压根没看上张松这“买卖”,出使的时候处处让他下不来台,最后把张松气跑了。张松在曹操这儿碰了钉子,没办法,只好另找买家,这时候刚在赤壁之战后站稳脚跟的刘备,就成了他的新目标。
刘备本来就一直惦记着益州,张松这时候送上门,简直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高兴坏了。他对张松各种笼络,俩人一拍即合,合计着一起干掉刘璋,拿下益州。这么一来,曹操就错失了先手,后来再想拿益州,机会就没了。
历史上其实真有张松劝刘璋迎刘备入川的事,小说里编了他从曹操那儿出来直接见刘备献地图的情节。要说曹操当时正想打天下,益州有人愿意当内应,按理说该好好对待,可他为啥不要张松呢?
首先啊,张松见曹操那会儿,是建安十三年,这时候曹操刚在赤壁吃了个大败仗,正忙着舔伤口呢,短期内根本没法再出兵打别的地方。而且他想打益州,就两条路:要么从荆州过去,要么从关中走汉中。赤壁之后,荆州被刘备和孙权占了,这条路堵死了。那就只剩汉中方向,可汉中的张鲁曹操根本没看在眼里,但要是大军进关中,就得惹西凉的韩遂和马超父子——这俩可比张鲁厉害多了。
西凉没平定之前,走关中打汉中太危险,容易遭两面夹击。所以曹操当时想的是,先搞定西凉,再去跟张鲁抢汉中,然后才能打益州的主意。张松这时候来让曹操出兵帮刘璋,这不是打乱他的计划嘛,曹操肯定不答应。
再说说第二个原因,曹操不想把益州世家拉进自己队伍里。张松来投靠,可他不是一个人,背后还有一帮对刘璋不满的人,比如法正、孟达这些益州实力派。曹操要是接了张松,就得接下这整个利益团体,事成之后还得给他们官爵和权力。这就得考虑自家人的感受了——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是颍川世家集团(曹氏和夏侯氏是帮他掌权的,完全听他的),他们肯定不愿意分蛋糕给外来的人。
张松来见曹操,肯定想拉拢这边的人,可劝曹操接纳他的,是杨修——汉朝太尉杨彪的儿子,在曹操这儿属于边缘的汉朝重臣一派,地位远不如颍川世家。说不定杨修就是想拉帮结派,对抗颍川世家。底下人怎么争,曹操可能不在意,但颍川世家不吭声,他就得考虑他们的意见。而且曹操大概觉得益州根本不算威胁,就算没有张松他们帮忙,迟早也能拿下,何必分蛋糕呢?既然不想让利,张松自然就不重要了。
第三个原因,曹操看不起卖主求荣的人。说白了,张松就是想卖掉刘璋换好处,别说曹操了,哪个老板喜欢这种手下?刘璋虽然没啥大志,但在益州待着对手下还行,张松为了自己的欲望就出卖主子,曹操从心里瞧不上。
就算张松有才华,曹操也不觉得这点能抵消背叛。他能容忍关羽投靠自己后还想着刘备,但没法接受在益州还没危险的时候,张松就琢磨着卖主求荣。结果呢?张松在曹操这儿碰壁,转头就把益州卖给了刘备。
张松没把益州卖给曹操,转头就卖给了刘备。这下刘备可赚大了,入益州的时候有法正这些益州世家帮忙,稳稳扎下根,还抢在曹操前面占了先手。后来打汉中,刘备也占了便宜。最后得利的是刘备,亏的是曹操。至于张松,事情败露后,被刘璋砍了脑袋,啥好处没捞着,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