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个人两情相悦的概率多少)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主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与刘禅情同父子,事实是这样吗?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诸葛亮为了对得住刘备的嘱托,不惜鞠躬尽瘁,事必...

admin

诸葛亮和刘禅,到底是不是情同父子?这事得从刘备白帝城托孤说起。刘备把刘禅交给诸葛亮时,那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诸葛亮也是真把这当回事儿,鞠躬尽瘁,事必躬亲,恨不得把蜀汉的家底都扛起来。刘禅呢,从小跟着刘备颠沛流离,爹没了,诸葛亮又这么尽心,自然把他当亲爹一样敬着,刘备的话更是记在心里,啥事儿都先问诸葛亮。表面上看,君臣归君臣,但私下里,真有点父子那味儿。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个人两情相悦的概率多少)(图1)

不过这“父子情”,可不是光靠嘴说的。刘备一死,刘禅虽然顶着皇帝的名头,但啥事儿都得诸葛亮点头才敢动,连个大臣都任免不了,更别说国家大事了。诸葛亮呢,不光管军队,连内政、民生都抓得死死的,活脱脱一个“影子皇帝”。他对刘禅的教育,也跟自家孩子似的,《出师表》里那话,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听着不像臣子对皇上说话,倒像爹在教训儿子,生怕他走弯路。按理说,这样的君臣关系,够铁了吧?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个人两情相悦的概率多少)(图1)

可诸葛亮一死,这事儿就有点说不通了。北伐路上积劳成疾,死在五丈原,消息传回成都,全国上下都跟着掉眼泪,按理说皇帝该下令全国奔丧,让百姓一起送送这位“相父”吧?结果刘禅居然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奔丧。后人说他可能是按诸葛亮生前交代的,怕军心大乱,被曹魏钻空子。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刘禅不是把诸葛亮当亲爹吗?亲爹没了,当儿子的皇帝,真的一点都不让百姓送送?这里头多少能看出点猫腻。

不光不让奔丧,刘禅还不让老百姓给诸葛亮立庙。老百姓没地儿祭奠,只能在路边偷偷烧香磕头。当然,当时确实没臣子立庙的先例,刘禅谨慎点也没错。但架不住百姓闹得凶,最后还是松了口。不过这同意,怎么看都像是被逼无奈,心里估计不痛快——毕竟诸葛亮活着时太能干了,他这个皇帝当得憋屈,死了还要被捧得这么高,能舒服吗?

不过要说两人感情不好,也有点说不通。诸葛亮死后没多久,刘禅把女儿嫁给了诸葛瞻。诸葛瞻那时候还小,肯定是诸葛亮生前定的娃娃亲,刘禅守着诺言,把女儿嫁过去,这说明他对诸葛亮,还是有真感情的,至少面上过得去。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个人两情相悦的概率多少)(图1)

这么琢磨下来,刘禅17岁当皇帝,按刘备遗嘱对诸葛亮毕恭毕敬,连大权都交出去,但他毕竟是个年轻人,心里肯定憋着劲儿,想自己说了算。说白了,就是青春期叛逆,有遗嘱压着,但心里对诸葛亮专权,多少有点不爽。不过等诸葛亮死时,刘禅都27了,已经不是懵懂少年了,跟着诸葛亮学了几年,早有自己的主意。所以不让奔丧、立庙这些事,都是他琢磨过的决定,情理上都站得住脚。后来李邈对诸葛亮葬礼说风凉话,刘禅直接把他杀了,这也从侧面说明,刘禅对诸葛亮,是真有感情的,只是这份感情,有点复杂,不像父子那么简单。


上一篇: 武有关羽-刘备文有诸葛亮-但为何却没能统一天下 (刘关张武艺从何而来) 下一篇: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上刘禅在位时间有多长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英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