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温酒斩华雄-为何反而惹的袁术大怒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沂水关之战,华雄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不但大败了江东猛虎孙坚,而且连斩十八路联盟军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战将,吓得众诸侯皆束手无策,无人敢出关应战,关羽见无人敢出,遂主动上前请战华雄,但是,当时在场的...
华雄在沂水关那会儿,简直嚣张得没边儿。不光把江东猛虎孙坚打得满地找牙,还顺手砍了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战将,直接把十八路诸侯吓住了,没人敢出关应战。关羽一看这架势,没人上那就自己上呗,主动请战华雄。可当时在场的,哪个不是名门望族?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哪个手里没点兵马?刘关张仨当时刚出来混,既没啥名气,也没啥实力,本来连诸侯联盟的边儿都摸不着,全靠公孙瓒的面子,才临时塞了个位置进来。
关羽呢?就刘备身边一个马弓手,在这些诸侯眼里,根本算不上人物。这些王公贵族哪能看得上一个马弓手?怕派关羽去,回头被董卓他们笑话,一个个都跳出来反对。其中闹得最凶的是南阳袁术,直接喊要把关羽乱棍打出。

关羽真把华雄斩了,这脸打得,众诸侯能乐意吗?其他人还好,面上对刘备兄弟还算客气。就袁术,当场就炸了,非要把刘备他们赶走,不然自己就退盟。后来还是曹操好说歹说,袁术才作罢。
其实罗贯中写这段,明面上是让刘关张露脸,实际上最想说的是这些诸侯各自心里的小九九。

曹操当初在陈留发那檄文,明眼人都知道是假的,为啥还跟打了鸡血似的响应?图啥呢?
说白了,谁真想救献帝啊?他们又不傻。他们就是借曹操的檄文,给自己割据的地盘找合法性。只有把董卓钉死在“国贼”的耻辱柱上,他们“扶汉除贼”的旗号才站得住脚。
——真想救献帝?董卓都败得要迁都了,这帮诸侯天天喝酒吃肉,摆明了就是拖着不让董卓太快完蛋,好让他多扛会儿炮弹。他们谁都不想把献帝接出来主持大局,那自己不就没借口割据了?
同时!他们都盼着别人跟董卓死磕,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袁绍那句“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回”,其他诸侯心里想的都跟他一样,把大将藏着,就等别人跟董卓拼命,自己好捡便宜。
就说袁术和孙坚。孙坚领头打仗,程普第一天就砍了华雄的副将胡轸,一路杀到关下。华雄吓得不敢出关,只能放箭。孙坚连着打了好几天,华雄门都不敢出。袁术一看孙坚势头太猛,怕他趁机做大,就偷偷克扣军粮,搞得孙坚军里没粮,自己乱了阵脚,反被华雄打败。——要不是袁术从中使绊子,孙坚早把华雄收拾了。
从袁术和孙坚这事儿,就能看出这些诸侯多会算计。所以关羽斩了华雄后,袁术才那么跳脚——刘备这仨人,让他们露了真本事,勾起了其他人的防备心。袁术骂刘备的时候,其他诸侯除了曹操,谁都没劝,这不就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