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如何描述的-延津之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 (三国演义是如何对义勇人格的赞颂的)
汉末三国时期,在黄河沿岸发生了一场战事,此战发生在白马之战后不久,也是引发200年敌对军阀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决战的一系列战役之一,史称,延津之战,继袁绍大将颜良在白马之战中阵亡后,袁绍军又一员名将...
汉末三国那会儿,黄河边上打了一仗,就在白马之战后没多久的功夫。这场仗也是后来200年官渡大战的前奏之一,史书管它叫“延津之战”。颜良刚在白马之战里被干掉,袁绍这边又折了一员大将文丑,这一下可把袁绍军的士气给伤得不轻,官渡之战前更是雪上加霜。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事儿。
背景
到了190年代末,曹操和袁绍眼看就要掐起来了,200年初的白马之战算是正式开打。曹操耍了个花招,把在黎阳准备渡河打白马的袁绍主力给调开了,不光解了白马的围,还顺手把袁绍的进攻将领颜良给杀了。曹操觉得白马这地方不好守,干脆放弃了据点,带着人和物资沿河往西撤。袁绍哪能放过,立刻渡河追曹操的运输队。可曹操不想把官渡和黄河之间的地盘都白白让给袁绍,他想挡一挡,在回援官渡前,也让袁绍吃点大亏。
演义描述
《三国演义》里,延津之战是第26章开头写的那场仗,曹操下令冲之前,打法和正史差不了太多。曹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辽和徐晃带着人追文丑的部队。文丑在马上嗖嗖两箭,一箭把张辽头盔上的缨子给射掉了,另一箭正中马脸。徐晃抡着战斧上去跟文丑打,结果文丑的手下都围上来帮首领,徐晃只能先撤了。
这时候关羽带着十二个人,正好截断了文丑的退路,俩人单挑起来。没打几个回合,文丑就顶不住了,掉头就想跑。可关羽的赤兔马太快了,几步就追上,从后背一刀结果了他。
文丑到底怎么死的,现在有好几种说法,咱们挨个唠唠。第一种是乱军中被杀,主要就是史书上没写清楚文丑怎么没的,只能往这上面靠。第二种说是徐晃干的,因为《魏书》里写徐晃白马之战是“从破颜良”,延津之战是“破文丑”,没写“从”,还紧接着升了偏将军,可能是他斩了文丑立的功。问题是,要是真徐晃杀的,史书一般会写明白吧,而且《徐晃传》的资料陈寿都说很详细,古代阵斩敌将这种大功,不太可能漏掉啊。第三种说法就更有名了,说是关羽杀的,出自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编的《二王尺牍集》,里面有一封假托关羽写给曹操的告别信,写着“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南坡”。但这封信只能说明“关羽斩文丑”的说法东晋时就传开了,不能直接证明就是关羽干的。而且《二王尺牍》原书没了,现在最好的是北宋的刻本,说不定这封信是东晋到北宋之间有人加进去的。不过后世也有人信,比如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里就说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三国演义》也是这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