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贫弱的时候-为何曹丕没去攻打蜀国呢? (蜀国有多弱小)
许多朋友说三国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阶段,那就是曹操死之前和曹操死之后,喜欢曹操的朋友们认为曹操是一个文治武功双全、有雄才伟略的一个英主,所以觉得曹操死后的三国索然无味,后面只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争斗的部分还...
好多朋友聊三国的时候,总喜欢分成两个阶段:曹操死之前和曹操死之后。喜欢曹操的人嘛,总觉得他文武双全,有本事,是那种能打能治的英主,所以觉得曹操死后三国就没意思了,后面只剩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斗勇,还能看两眼。

曹操那会儿的三国,其实算是鼎立,三方实力差不多,叫前三国时期也行。曹操一死,关羽丢了麦城、荆州,刘备打吴国又输得惨,蜀国一下子就成了最弱的,这就到了后三国时期。这时候就有意思了,蜀国这么弱,曹丕为啥不趁火打劫去打蜀国,反而去啃吴国这块硬骨头呢?
有人猜,是不是曹丕怕诸葛亮?觉得诸葛亮用兵如神,打不过他。哎,这想法啊,多半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厉害,能干、有脑子,但也没神到那个地步,空城计据说都不是他的事儿。就算诸葛亮真有三头六臂,敌强我弱摆在那儿,军事上实力才是王道,光靠计谋也翻不了天。

那曹丕为啥不攻蜀国呢?其实啊,曹丕这么选,主要是为了平衡力量。当时吴国越来越强,魏国想着,先把强的干掉,弱的自然就好办了。要是先打弱的,万一打得费劲,赢了也是惨胜,元气伤了,哪还有力气跟吴国硬碰硬?曹丕琢磨来琢磨去,决定先拿吴国开刀。
关羽那会儿败走麦城,真是谁都没料到。毕竟他是战神啊,一辈子打仗,战斗力爆表。结果呢,带着荆州主力打襄阳,没想到被曹操和孙权两面夹击,硬是没守住。丢了荆州,蜀汉实力大减,关羽自己也命丧麦城,一代战神就这么折了。吴国趁机占了整个荆州,魏国当时肯定想,蜀国这么虚,该打它了。结果魏国一试,没占到便宜,汉中争夺战打下来,魏国自己也伤得不轻。
魏国跟吴国对峙那么久,边境上没打过大仗,军队养得肥,粮草也充足。曹丕一上台,琢磨着与其在蜀国边境死磕,不如去吴国那边找找突破口,说不定能捞点好处。而且吴国占了荆州,实力大涨,边境线也长了,随时能从好几路打过来。魏国得先压着东吴,不能让它坐大,不然局势就乱了。所以曹丕决定大举进攻吴国。
刘备打吴国惨败后,吴国其实也想顺势把蜀国灭了,但诸葛亮在呢,真打起来肯定是场持久战。诸葛亮又忙着连吴抗曹,硬是把蜀汉给保住了。不过三国僵持那么多年,谁都难啃掉另外两个,谁也没想到,最后江山居然落到了司马家手里。三家斗来斗去,最后赢家却是旁人,真是让人感慨。说到底,司马懿这人,在三国里,绝对是个不能忽略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