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出现了几位皇帝-孙权去世之后 (东吴出现了几次战争)
众所周知三国鼎立时期,孙权坐断东南,于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也算得上一世英雄,那么在孙权去世之后,东吴出现了几位皇帝?孙权按辈分来说,其实应该算曹操、刘备的晚辈,孙权的父亲孙坚才是和曹刘同时代...
三国那会儿,孙权坐东南,229年称帝,国号吴,也算条汉子。那孙权走了之后,东吴到底出了几位皇帝呢?
孙权按辈分,其实是曹操刘备的晚辈——他爹孙坚才是跟曹刘一个辈儿的。208年赤壁之战,孙权26岁,曹操都53了,刘备47。等曹操220年、刘备223年走的时候,孙权还只是吴王呢。等孙权229年真称帝时,曹丕早没了,曹魏是曹操孙子曹睿当皇帝,蜀国是刘禅。估计孙权后期也挺寂寞吧,当年打打杀杀的对手都没了,现在对付的都是他们家的娃娃们。
孙权晚年昏聩,废立太子
孙权活得挺久,71岁才走。那时候曹魏早落到司马家手里,诸葛亮也去世多年。可能活太久人就容易糊涂,他晚年挺昏庸的。为了废太子,逼死陆逊,还杀了好多忠臣良将。最后没挑个靠谱的继承人,他死后东吴虽然仨皇帝,但都没啥大作为,撑了29年就被晋给端了。
孙权有7个儿子,229年称帝后立老大孙登当太子。孙登本事不小,可惜太短命,33岁就没了。老二孙虑也早早走了,才20岁,所以老三孙和就成了年龄最大的。
孙登临死前劝孙权立老三孙和当太子,孙和确实不赖。史书说他会文学、骑射也好,特别上进。可孙权不光喜欢孙和,还喜欢老四孙霸,结果孙霸就动了歪心思,想抢太子位,闹出了有名的南鲁党争。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孙权干脆立了最小的孙亮当太子。
东吴三嗣主
252年孙权一走,孙亮继位,是东吴第二位皇帝。那年他才十岁,诸葛恪、孙峻他们辅政。到了太平二年(257年),十五岁自己掌权,结果一年后(258年)被权臣孙綝给废了,贬成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又被贬成候官侯,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了(也有说是被毒死的),才18岁。虽说史书上说孙亮挺聪明,能分清好坏,但还是没躲过权臣的手,说到底这锅孙权得背。主少国疑,能有啥作为呢。
孙亮被废后,孙綝扶了孙权六子孙休当皇帝,东吴第三位皇帝,那年孙休25岁。孙休上台后封孙綝当丞相,结果孙綝权太大,孙休就跟张布、丁密谋,给干掉了。看来孙休有点手腕,在位时搞了不少好政策,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东吴也跟着繁荣。孙休喜欢文化,永安元年还建了国学,设了太学博士。另外吴书里说,孙休派过五路大军去救蜀,结果没走到,刘禅已经投降了。要是孙休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还行,可264年他突然暴病死了。
264年孙休一死,太子才10岁,大臣们就扶了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当皇帝,东吴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绕了一大圈,皇位又回到孙和儿子这儿了。可惜孙皓比他爹差远了,整天喝酒玩女人,还爱杀人,又昏又暴。名声臭到全国都知道,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惊了。280年,晋大军打过来,孙皓直接投降,把东吴给送没了,成了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