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关羽的荆州之战与赵云的斜谷之战-为何结局各不相同 (关羽的荆州之战有多惨)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同是处于败势,关羽全军覆没,赵云全军而...

admin

三国那会儿,曹魏、蜀汉、东吴各占一方,打来打去。有意思的是,关羽和赵云都遇到过败局,一个全军覆没,一个带着队伍全身而退,这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关羽在刘备那儿,武将里排第一。刘备对他信任得很,把整个荆州交给他守,还给了他“假节钺”——说白了就是可以先斩后奏,自己决定怎么打仗。刘备这么器重他,不光是因为他忠义、能打仗,还因为他带兵有一套。

想当年刘备刚到荆州时,兵没凑够一千,手下就关张赵云这几个能打的。后来诸葛亮来了,刘备才慢慢把队伍壮大起来。不光陆军扩了,还针对荆州水多的特点,拉起了一支厉害的水军,统领这支水军的正是关羽。长坂坡之战后,刘备靠着关羽的水军才到了夏口,那时候关羽的兵是刘备唯一能指望的队伍了。

赤壁之战后,刘备打江南四郡,人不够,跟周瑜借了两千兵。后来队伍越打越大,骨干肯定是关羽原来的兵,关羽就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他给刘备建队伍立了这么大功,当武将之首,一点不冤。

关羽的荆州之战与赵云的斜谷之战-为何结局各不相同 (关羽的荆州之战有多惨)(图1)

史书里评价关羽,说他“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意思是对手下士兵特别好,但对读书人有点傲。这么带出来的兵,战斗力肯定差不了。打西川、占汉中、攻襄樊,关羽的兵都表现挺好。可到了荆州之战,这些兵让人大跌眼镜——在襄樊把曹操打得想迁都,回师路上自己就散了。

再说说赵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带兵去斜谷当疑兵,牵制曹军。虽然任务没完成,街亭还败了,但赵云的兵没散,带着战利品(一堆绢帛)平平安安回了汉中。这就奇了,关羽打仗比赵云厉害多了,咋就败得这么惨呢?

第一个原因,他俩的兵在的地儿不一样。关羽的兵在荆州打仗,正好兵法里说的“散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说白了就是在自己家门口打仗,士兵容易想家,偷偷溜回去。自古以来带兵都忌讳这个,现在参军还讲究异地服役呢。关羽的兵在自己地盘上打,本来就不占优势。他能顶着曹操和孙权两面夹击,守好几年荆州,已经挺牛了。要换成别人,早兵败身亡了。刘备和诸葛亮要懂这点,就不会把荆州的兵(孟达那部)调走去打上庸了,那兵是蜀地的,不会在荆州溃散,调走等于让关羽少了个帮手。

赵云的兵呢,在“轻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赵云是去当疑兵,不可能深入敌后,打不过随时能跑。撤退时自然没关羽那么难。

第二个原因,俩人打仗的方式不一样。兵法说“散地则无战,轻敌则无止”——散地别打,轻地别磨蹭。关羽在荆州,丢了地盘后急着南下夺江陵,正好犯了“散地无战”的忌讳,把兵带进了散伙的坑。要是他懂“不战”,撤军时多留个心眼,说不定能避免溃散。可他呢?派出去的使者回来了,啥防备措施没做,根本没把这兵法当回事。赵云就反过来了,得知街亭败了,诸葛亮撤军,他立马组织撤退,在“轻地”不磨蹭,动作快、组织严,顺利回了汉中。

第三个原因,俩人的形势差太多了。赵云是疑兵,没具体任务,撤退时路是通的,手下也一心想跟着他回汉中,他能从容指挥。关羽可惨多了,背后是曹操的襄樊,前面是东吴的荆州,更糟的是宜都太守樊友不战而逃,西川的路被东吴堵死了,成了孤军。最要命的是糜芳投降,江陵丢了,关羽部下的家眷全在江陵,被东吴抓了。吕蒙对他们家眷挺好,还让使者把消息传回去。手下这么一琢磨:跟着关羽肯定死,投降东吴能救家人,谁还愿意跟着打?大军散了,不怪别人。

关羽的荆州之战与赵云的斜谷之战-为何结局各不相同 (关羽的荆州之战有多惨)(图1)

关羽和赵云都打过败仗,可一个全军覆没,一个全身而退,说白了就是地儿、方式、形势不一样。说到底,刘备那边的将领,文化水平不高,兵法研究不透,才吃了亏。刘备后来有了法正才补上这短板,法正一死,夷陵之战又栽了。要是关羽他们更懂点兵法,荆州那仗也不至于打成那样。可惜啊,再能打仗,不懂兵法里的门道,也还是得栽跟头。


上一篇: 能改变荆州被夺取吗-如果关羽同意了孙权提出的婚事 (谁把荆州改为重庆) 下一篇:为何没有杀了他呢-曹操拉拢关羽失败 (为何没有杀了刘德华)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