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曹操为何不假借皇帝名义罢免官职-刘备选择叛逃之后 (曹操为什么不篡汉)

对刘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叛逃后,为何曹操没有借天子名义罢免他的官职?曹操罢免了,只是刘备不认而已,就曹操、刘备所处的汉末三国来说,皇帝仍然是宣称受命于天...

admin

对刘备和曹操感兴趣的朋友,今天聊聊为啥刘备叛逃后,曹操没借着天子的名义把他官职给撸了。

其实曹操早把刘备的官职给撸了,只不过刘备压根不认账。

在汉末那会儿,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皇帝都还喊着自己是“天子”,信天人感应,觉得旱了、震了都是上天在警告他们。可话说回来,人间真有啥“天之子”吗?

说白了,君权神授这玩意儿,就是君主为了让自己显得神秘、权威搞的一套宣传。权力哪是啥上级给下来的?根本就是下头的人认你,你才有权。下边人不认,你就是光杆司令。

常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真不是臣子想死,是他们知道不死的后果有多惨,才不得不死。比如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汉文帝想让他体面点死,就让大臣陪他喝酒劝他自杀,薄昭不干;汉文帝又让群臣给他哭丧,薄昭最后没办法,只能自杀了。

薄昭第一次拒绝自杀,说明他压根不想死,可最后为啥还是死了?他明白“可一可再不可三”,真把汉文帝惹急了,直接抓起来定罪,到时候不光死得难看,还得连累家人。要是他知道拒绝几次也没事,肯定不会自己跑去送死。

曹操为何不假借皇帝名义罢免官职-刘备选择叛逃之后 (曹操为什么不篡汉)(图1)

皇权要是强大,皇帝一句话就能决定谁死谁活,因为大伙都认他有生杀大权,这个人不听,换个人来干,总有人办事。可要是皇权弱了,皇帝说话就不灵了,手下人接到命令,先想的是这命令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干,没好处就当没听见。

黄巾之乱、董卓废立皇帝之后,汉朝皇帝的威信早就掉没了。那些实权军阀根本不把皇帝的旨意当回事,厉害的像袁绍,觉得皇帝就是个累赘,连接过来都没兴趣。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也没完全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因为诸侯大多不鸟天子,但不少士人还是挺认这杆大旗的,所以曹操靠这招招揽了大批士人。

《后汉书·祢衡传》里说:“那时候许都刚建好,贤士大夫从各地都跑来了。”

再说了,对那些根基不稳的群雄来说,一张汉室任命的文书还是挺管用的,比如占了徐州的吕布、拿下江东的孙策,虽然已经自己占地盘了,可还是想弄个汉室的官职来当。

刘备也算根基不稳的群雄之一,他是靠陶谦临终委托才当上徐州牧的,陶谦的旧部根本不服他。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后,当时也没打算打徐州,就上表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想表示友好。

曹操为何不假借皇帝名义罢免官职-刘备选择叛逃之后 (曹操为什么不篡汉)(图1)

后来吕布抢了徐州,刘备跑去找曹操,曹操又上表封他为豫州牧。后来曹操东征徐州打败吕布,又上表封刘备为左将军,对他挺客气的。

《三国志·先主传》里写:“刘备被打败后投奔曹操,曹操对他很好,封他为豫州牧······”

可刘备也是个人物,终究不愿意一直寄人篱下。到了建安五年(200年),他趁着曹操忙着跟袁绍对峙,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又占了徐州。可惜没多久就被曹操亲自打败,只能跑去投奔袁绍了。

从这以后,刘备和曹操就彻底掰了。只要曹操愿意,随时都能用皇帝的名义再找个人当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

曹操为何不假借皇帝名义罢免官职-刘备选择叛逃之后 (曹操为什么不篡汉)(图1)

但这么干其实没啥用,一来刘备肯定不认这是汉献帝的旨意,只会说是曹操假传圣旨,反正他交往的都是曹操的敌人,也没人出来反驳;二来用皇帝的名义干这种没啥意义的事,只会让人觉得皇帝没用、曹操专权。

再说了,最关键的还是曹操当时正忙着跟袁绍打仗,左将军、豫州牧这种官职都不低,不能随便找个人就给封。

这么拖着,等曹操灭了袁绍,才上表封兖州人王思当豫州刺史,左将军的位子给了辽东的公孙康,想拉拢他。

刘备肯定是不认的,直到十多年后他当上汉中王,身份还写着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又多了司隶校尉、荆州牧、益州牧这些官职。


上一篇: 如果曹操让部下用火箭迎敌-诸葛亮还能草船借箭吗 (假如曹操) 下一篇:曹操为何不再重新整顿军队-反而转入防御-赤壁之战后 (曹操为何不再杀刘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