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为何无动于衷呢-蜀国被攻打时 (吴国为什么会被灭)
公元263年8月,魏国派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起大军一十八万,发起了灭蜀战役,是役,蜀国将士在姜维的率领下奋勇抗击,然终究未抵挡住魏军,蜀国灭亡,对于这场战争,本文暂不对蜀魏双方的战争策略得...
263年8月,魏国钟会、邓艾他们仨带着十八万大军,三路并进,直扑蜀国去了。姜维带着蜀军拼死抵抗,但架不住魏军势大,最后蜀国还是没了。

话说回来,这场仗里有个事儿挺怪的,估计不少三国迷都纳闷儿:吴国跟蜀国不是好兄弟吗?蜀国快没了,吴国咋一点动静没有呢?这也太反常了吧。
毕竟魏国太强,吴蜀一直抱团取暖,说好了互相帮衬的。吴国咋会眼睁睁看着唯一盟友凉凉呢?是吴军太菜,还是他们另有盘算?
其实翻翻史料,能发现吴国还真不是没救。据《三国志》说,蜀国求援的时候,吴国也急了,赶紧调兵遣将,整了三个招儿:一是大将军丁奉带兵去打魏国的寿春,想围魏救赵;二是让留平去南郡,从永安那边进蜀;三是让丁封、孙异顺着汉水往汉中走。这阵仗,也算尽力了。
可为啥没效果呢?

关键是吴国的兵刚部署好,就听说刘禅投降了——蜀国居然仨多月就凉了!不是东吴不努力,实在是蜀汉这个猪队友,跑得比谁都快。
邓艾偷渡阴平那招,确实够狠,搁三国战争史上都算得上神操作了。再说姜维的兵都来不及回救,吴国的援军更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