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神亭岭帮助太史慈的小将,为何神龙见首...

admin
三国那会儿,除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书里还藏着不少让人琢磨的小人物。比如曲阿小将,这人只在神亭岭露了一面,之后再没影儿了。罗贯中写书从来不打发闲人,这人肯定有说道,到底是谁?又去哪儿了呢? 孙策拿着老爹的传国玉玺跟袁术换了三千人马,要去收江东。路上收了不少旧部,实力涨得快。第一个对手就是扬州刺史刘繇,跟刘繇打的时候,出了个神人——曲阿小将。 孙策赢了初战,带十三骑去神亭岭拜汉光武庙。刘繇的人马就驻扎在岭南,孙策不听劝,非要跑去探营。结果被伏兵发现了,报告到大营。刘繇却觉得这是孙策的诱兵之计,死活不肯出兵。太史慈当时在军里,急了,不等将令,直接披挂上马,冲出去大喊“有胆气的跟我来!”结果全场没人动,就一个小将站出来喊:“太史慈真猛将啊,我帮他!”于是跟着太史慈就冲了出去,刘繇营里那帮将领都在笑。 神亭岭这一战,太史慈和孙策单挑,打了五十合不分胜负。太史慈想活捉孙策,故意把他引到远处,俩人又打了五十合,从马上打到马下,还是没分出胜负。直到刘繇的接应兵到,孙策的十二骑随从也赶到,周瑜的军队也来了,混战一场,结果风雨突至,双方才罢战。 这人到底去哪儿了?第一种可能,战死了。你想啊,他敢跟太史慈一起冲,还要牵制孙策那十二个手下——程普、黄盖、韩当这些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要是靠硬刚,那得是顶级高手,可刘繇军里就一普通小将,这不合逻辑。估计是打不过,被杀了,所以后来再没提。但问题又来了,太史慈一个人跟十二个打,也撑不住五十多合啊,要是真能牵制住,孙策早该抢着要他了,哪轮得到太史慈? 第二种可能,退隐了。说不定他根本没硬刚,用的是脑子。太史慈把孙策引走,小将的任务就是拖住那十二个人。他且战且走,把人往没路的地方带,等孙策和太史慈打远了,他熟悉地形,自己溜了,那十二个人只能瞎找。后来刘繇派兵接应,可能是小将跑回大营报的信——毕竟刘繇本来不想救太史慈,是觉得能趁机抓孙策。打完之后,小将看透了刘繇军里那帮人:太史慈被嘲笑,他跟着也受气,有本事的人在这儿没出路。干脆不干了,回家隐姓埋名了。 罗贯中写书从不废话,写这人肯定有理由。首先,就是为了让孙策和太史慈的打斗更合理。要是太史慈一个人去挑孙策和十二个,那也太假了。有小将帮忙,牵制住其他人,他俩才能单挑五十合不分胜负,把两人的勇猛都写出来了。孙策后来能横扫江东,靠的也是手下能人,这场戏正好说明他身边都是狠角色。 其次,就是骂刘繇那帮人。刘繇作为汉室宗亲,胆小如鼠,孙策带十二个人来探营,他怕中计不敢打。手下那群将领,太史慈想冲出去,就一个小将跟着,其他人都在笑。这样的队伍,不败才怪。孙策能赢,就是对手太菜,衬托出孙策团队的厉害。 还有一点,就是给这小将正名。他说“太史慈真猛将也”,这个“真”字就说明,刘繇军里那些将领在他眼里不算猛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能帮上忙,有本事的人却只能当小将,还被嘲笑,换谁心寒?打完这一仗,他看透了,干脆不掺和了,回老家过自己的日子。本来能当名将,最后成了传说,也挺让人唏嘘的。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我们再看这一段的叙述,就会感觉曲阿小将的不凡。因为这位小将敢于和太史慈一起,不候刘繇的将令,去捉孙策。孙策本身就武艺高强,人称小霸王。而他率领的这十二人也都是他手下的将领。这些将领中有我们熟悉的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人。这些人的武艺即便达不到一流战将的水平,可是他们的战力合在一起,也会让一位强一流的将领难以对付。而这位曲阿小将却毫不在乎,和太史慈一起出马。

在双方交手的时候,主要是太史慈和孙策交手,其他人都是旁观者。但是当太史慈想要使诈,引诱孙策的时候,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太史慈引诱孙策离开战场,牵制吸引孙策手下这十二名将领的任务就落到了这位小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小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由于他的牵制,使得太史慈得到了与孙策单挑的机会。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那么,这位小将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呢?第一个可能就是战死了。如果曲阿小将依靠自己的武力与十二将抗衡,他的武力高到了何等的程度。纵观《三国演义》整本书,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武将也是寥寥无几。而这样一位武将在刘繇的军中只是一员小将,这就太不符合逻辑了。因此,这位小将与孙策手下的这十二位将领抗衡,最终被杀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也是这位小将在日后没有再露面的原因。不过,这又会引出新的疑问,那就是让太史慈去和这十二位将领同时交手,估计也难支撑五十多合的时间。如果这位小将能够做到这一点,孙策招募的对象首先就是这位曲阿小将,而不是太史慈了。而这位小将后来谁也没再次提起过,可见大家对他的武力都不认可。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第二个可能是退隐了。如果曲阿小将牵制孙策十二将的办法不是依靠武力,那么就只能依靠智谋了。这个办法就是以自己为诱饵,将这十二将引入歧途。这个办法比较简单,也容易办到。我们可以想见,在太史慈将孙策引走后,这位小将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会先阻挡十二将的行动,由于太史慈与孙策的行动出乎大家的意料,而且两人的马匹已经启动,速度很快。当大家回过神的时候,两人已经跑出很远了。就在这时,这位曲阿小将立刻挡住众人的去路,采取了拖延战术。

在战斗中,这位曲阿小将不可能和这些勇将死死缠斗,他只会且战且走。而这十二位将领丢失了孙策的下落,只能寄希望活捉这位小将,从他身上得到情报。因此,这位小将且战且走,一步步将这些将领带入了其他的路径。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当这位小将达到目的后,他会利用自己熟悉路径的优势,抛下这些将领而去。这些将领只得四处寻找,最终根据孙策与太史慈的打斗声,才找到了太史慈。我们从书中看到,程普还收住了孙策跑失的坐骑,可想而知,这些将领寻找了多大的范围,花费了多长的时间。等到这个时候,曲阿小将的策略已经奏效多时了。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当孙策的十二将赶到的时候,刘繇的接应军马也赶到了。我们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到,刘繇本身是不愿意出战的,他说孙策的举动是诱兵之计,不让出兵追击。而太史慈在刘繇的手下并没有得到重用,刘繇认为他年轻,连先锋都不让他担任。

在太史慈出马的时候,只有一位曲阿小将陪同他。当时刘繇军中的诸将,看着他们出马都笑话他们。从这一点来看,太史慈和曲阿小将在刘繇的军中地位很低,让人都看不起。我们可以想见,太史慈和曲阿小将的死活对于刘繇来说,根本无关紧要。那么,为何刘繇又会改变主意,发兵接应太史慈呢?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繇得到了准确的信息,此次孙策率领十二骑人马探看刘繇的营寨,并不是诱兵之计。如果刘繇趁此机会出兵,就很可能捉住孙策。这样擒贼先擒王,刘繇就会取得战争的胜利。

正是在这样的情报下,刘繇才派出了接应人马,而并不是因为爱惜太史慈和曲阿小将的性命。那么,能够回到刘繇大营报告,带来援军的就只有曲阿小将了。曲阿小将在将孙策的十二将引入歧途后,就利用自己地理熟悉的优势,赶回刘繇大营,报告刘繇,带来了援军。

那么,既然曲阿小将在战斗中没有死,他为何在此后的战斗中再也没有踪影了呢?这种可能性那就是归隐江湖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小将有勇有谋,不是一般的人才。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才,却被埋没在刘繇的军中。直到最后,他也是刘繇军中若有若无的人物。

他在太史慈的感召下,焕发出了自己本来的斗志,与太史慈一起出战孙策。在面对旁人的嘲笑时,就下定了退隐的决心。因此,在神亭岭战斗后,这位小将就从刘繇的军中离去,退隐江湖了。这也是这位曲阿小将失去踪迹的原因。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惜墨如金,从来不写无用之人。他写这位曲阿小将,自然也有着他的目的。从我个人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刻画太史慈和孙策的形象需要。太史慈酣战小霸王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片段。在这个片段中,借着太史慈与孙策的战斗,充分表现出了太史慈和孙策的武勇,胆气,让大家对孙策这个人物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作为东吴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孙策不但拥有过人的武艺,也拥有超常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席卷江东,奠定了东吴的基业。孙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信,在去世前曾经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这确实是当时的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设计孙策与太史慈单挑的情节时,自然不会让太史慈单独去面对孙策众人。如果那样的话,后面的情节就过于不合常理。有了曲阿小将的配合,后面情节的发生才顺理成章。这样,太史慈和孙策的这一场龙争虎斗,让我们对孙策和太史慈的武勇和性格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诠释孙策席卷江东的原因。孙策虽然有众人的帮助,率领军队来收取江东。可是他的军队数量不多,和敌人相比居于劣势。但是,孙策却能够以少胜多,迅速的打败强大的敌人,占据了江东。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对手的腐朽没落。

在神亭岭一战中,孙策面对的敌人是汉室宗亲的刘繇。刘繇在得知孙策率领十二骑人马探看自己的营寨时,居然怕中了孙策的诱敌之计。刘繇不但不敢出战,还下令不让手下去追击。我们可以想象,有这样的主帅,他的军队士气会是怎样。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在刘繇的军中,大部分人都是尸位素餐之徒。这些人不但占据着高位无所作为,还对军队中的太史慈这样的勇将另眼看待。当太史慈出马的时候,偌大的军营,只有一位小将陪同。这些人不但不帮助太史慈,反而对太史慈两人肆意嘲笑。试问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胜仗?

因此,作者借太史慈和曲阿小将的作为,肆意讽刺了那些以出身为资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可以看得到,刘繇和他的部下都是一群没落无能的人。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孙策才会率领一群有志气、有能力的人们,短时间就横扫了江东,建立了孙吴的基业。

第三个目的,为曲阿小将正名。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这位曲阿小将在刘繇军中时间也不短了。他对太史慈十分熟悉,而太史慈却不熟悉他。这位曲阿小将和太史慈一起出马的时候,遭到大家的嘲笑。这是因为,这位曲阿小将在刘繇的军中,早就如同太史慈一样行事,给大家留下了嘲笑的话柄。

这位曲阿小将出马时说的那句话就说明了这一点。曲阿小将说太史慈真猛将也。这个真字,说明了这位小将对刘繇军中将领的看法。那就是刘繇军中将领虽多,没有一个算是真正的猛将。而后一句说,吾当助之,是指小将自认为帮助太史慈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对其他人则不屑一顾。并且,曲阿小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帮助太史慈生擒孙策。仅仅从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感觉到曲阿小将的能力和豪情。

中有一位曲阿小将-这位人物究竟是谁-三国演义(图1)

因此,这样的人在神亭岭战斗后消声灭迹,只能是他退隐了。这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对于争斗已经没有了兴趣。要不然,以他的能力,不会在刘繇军中只当一员小将而甘心。我们从他熟悉神亭岭一带的地形来看,他的家乡应该就在这一带。在完成了帮助太史慈的使命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就是他选择的归宿。


上一篇: 曲阿小将的实力如何-他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曲阿小将的实力怎么样) 下一篇:为何说最受曹操倚重的人还是曹仁-曹氏人才辈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