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关于曲阿小将的真实面目-后人曾做出过哪些猜测 (曲阿小将传)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演义中,以一敌十二的曲阿小将究竟是...

admin

三国那会儿(220年-280年),汉朝刚走,晋朝还没来,乱哄哄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家掐架。今天咱不说那些大佬,聊聊三国演义里一个神秘角色——曲阿小将,这哥们儿可是干过“以一敌十二”的狠事,到底是谁呢?咱们从神亭岭之战这事儿说起。

当时孙策在江东搞扩张,跟扬州刺史刘繇杠上了。一天孙策带人去探敌情,被刘繇的人发现了。手下太史慈急眼了,跟刘繇说:“赶紧出活捉孙策啊!”结果刘繇怂了,觉得是诱敌之计,其他将领也怕孙策,没人敢动。太史慈脾气上来了,不等令,自己拎着枪就冲出营门,大喊:“有胆气的都跟我来!”结果其他将领跟木头似的,就一个小将站出来说:“太史慈真猛将啊!我能帮把手!”拍马就跟着去了。

这个喊“吾可助之”的小将,就是曲阿小将了。就凭这句话,就能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刘繇阵营里全怂包,就他敢上,胆子比天大。而且“吾可助之”这话,说得那叫一个霸气,透着一股子“老子比太史慈还能打”的劲儿。后来一看,他还真不是吹牛。

孙策带着曲阿小就追上来了,孙策这边十二个人,太史慈那边就他一个。太史慈耍滑头,故意激孙策单挑,孙策果然中计,被引到平地,远离了手下。接下来书里光写孙策和太史慈打了,没提曲阿小将和孙策手下那十二人咋样。但问题来了——孙策和太史慈打了五十多回合呢!

关于曲阿小将的真实面目-后人曾做出过哪些猜测 (曲阿小将传)(图1)

五十回合是啥概念?张飞和马超在葭萌关,从午后打到天黑,打了两百回合。算下来五十回合,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吧?孙策和曲阿小将拉扯一个多小时,孙策那十二个手下呢?就眼巴巴看着老板单挑?不怕老板出事?

我觉得有五种可能。

一、孙策手下有人坑他。故意磨蹭,不去救。但程普、黄盖这些人都是孙坚的老部下,对孙家忠心耿耿,坑老板?不可能。

二、他们觉得孙策武功高,没事,傻等着。都是战场老油条了,太史慈明显是调虎离山,他们能看不出来?不可能这么大意。

三、迷路了。太史慈是临时起意引孙策,不可能提前选小路,走大路就那么几条,迷路?扯淡。

四、曲阿小将嘴皮子利索,把孙策手下聊嗨了,一起唠嗑吃瓜子。敌对阵营,曲阿小将又不是大美女,聊啥能聊到一块儿去?

五、孙策手下想上去救,被曲阿小给拦住了,打起来了。

关于曲阿小将的真实面目-后人曾做出过哪些猜测 (曲阿小将传)(图1)

这么看,前四种可能都不靠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第五种——曲阿小将一个人拖住了孙策的十二个手下!不然他们早该赶到了。可见这哥们儿以一敌十二,得多猛。

打完这架,曲阿小就在书里消失了。有人说他让孙策十二个联手砍了,但我觉得不对。因为孙策还在和太史慈打的时候,刘繇的援军来了——之前他们可是不敢来的啊!唯一可能就是曲阿小撤回去报信了,告诉刘繇:“孙策就带十二个人,上!”所以他没死,活下来了。

那曲阿小将到底是谁?有人猜赵云,有人猜文鸯,还有人猜马忠、黄忠。但我都不太认同。

赵云?神亭岭之战是195年,赵云当时在老家给哥哥守丧,200年才找刘备,根本不在江东。后来刘备娶孙权的妹妹,赵云去东吴,东吴将领都不认识他,不可能是他。

文鸯?238年出生的,曲阿小将开打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扯啥。

马忠?号称“名将杀手”,但刘备伐吴的时候,他连张苞都挡不住,实力明显不够。而且曲阿小帮了太史慈大忙,太史慈在东吴地位高,曲阿小怎么可能只是个小将?不合理。

我觉得曲阿小将最有可能是魏延。

先看武力。魏延在书里被吹得挺高,说是五虎之下第一人,打益州的时候还敢跟黄忠叫板,可见他觉得自个儿能跟黄忠掰手腕。后来北伐,他真能挡住张郃,实力一流。东吴那些将领武力普遍不咋地,魏延挡住孙策十二个,完全有可能。

再看性格和地位。曲阿小将刘繇手下只是个小将,被忽视,说明他没根基,还带点傲气——那句“吾可助之”就透着傲。魏延呢?第一次出场是刘备过襄阳,他开城门迎接,也只是个小将,也不出名。魏延这人本来就高傲,在刘表、韩玄手下都升不上去,直到跟了刘备才被重用。这跟曲阿小将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

武力、性格、年龄都对得上,我觉得魏延八成就是当年的曲阿小将。他本来想找个明主,能容忍他、用他,但刘繇和孙策显然不是这种人,所以辗转去了荆州,最后跟了刘备。


上一篇: 他对赵云和典韦的评价如何-陈寿距离三国时代非常近 (他对赵云和典故的态度) 下一篇:为什么还要请曲阿小将帮忙-太史慈捉拿孙策时 (为什么还要请求更新)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