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长平惨败后-为何赵国还能击退秦国大军呢 (长平之战惨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国大将赵括和秦国大将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

admin

长平之战这仗,在中国古代史上可太有名了——最早、规模最大、还是最彻底的大歼灭战。赵国那边是赵括,秦国这边是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瞅准了赵括那股子急于求胜的劲儿,玩了一手“佯败后退”,把赵军诱出阵地,再一锅端了,赢得那叫一个彻底。赵国这一战直接元气大伤,几十万大军打没了。后来秦国又打了邯郸之战,虽然没攻下赵国都城,但赵国还是伤筋动骨。可奇怪的是,打完这两场仗,赵国居然又奇迹般地缓过来了。我琢磨着,这事儿跟三位大将脱不了干系。

长平惨败后-为何赵国还能击退秦国大军呢 (长平之战惨胜)(图1)

先说赵国之前其实挺弱的。战国七雄里,魏国、齐国轮着称霸那会儿,赵国连中山国都拿不下。后来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军事实力才蹭蹭涨,不仅灭了中山国,成了山东六国里唯一能单独硬刚秦国的大国。结果长平、邯郸两场大战打下来,精锐几乎全没了。按理说赵国该凉了,可它居然又支棱起来了,短暂中兴了一把。

这中兴主要体现在哪儿呢?一是打退了燕国进攻,还差点把燕国都城给围了;二是从魏国、齐国那儿抢了些地盘;三是秦国又来打,赵国不仅守住了,还把末期的秦军揍得够呛。说白了,就是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位,硬是把赵国给拽回来了。

廉颇这人,长平之战时被赵换下去了,结果打完仗赵王才反应过来,还是靠谱,赶紧让他指挥邯郸之战,硬是把秦军给挡回去了。可燕国看赵国元气大伤,居然趁火打劫来进攻。廉颇带着剩下的赵军,直接把燕军给打崩了,还反过来包围了燕国都城。后来他又从魏国那儿抢了繁阳。不过后来廉颇因为事儿跑魏国了,最后在楚国寿春混得挺郁闷。

长平惨败后-为何赵国还能击退秦国大军呢 (长平之战惨胜)(图1)

廉颇走了,庞煖顶上。这哥们儿跟燕国干仗,在常山东垣把燕军打爆,还占了燕国的遂、方城。赵王都夸他:“将军这勇武,简直是廉颇回来了!”后来秦国又派10万大军来打,庞煖带着10万赵军迎上去,杀了秦军3万,山东六国都惊了。所以说廉颇和庞煖这俩老将,真是赵国的顶梁柱。

要说最关键的,还是李牧。当时就有句话叫“李牧死,赵国亡”,意思就是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唯一的救命稻草。长平、邯郸之后,李牧不仅从齐国抢了地,还在宜安之战把秦军揍得够呛,自己被封了武安君。结果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把李牧的兵权给夺了,没多久就杀了他。要不是赵王自己作死,王翦的秦军哪那么容易攻破赵国?李牧一死,赵国等于自毁长城,真是可惜。

所以说,长平、邯郸两场大战后,赵国全靠这三位大将撑着,才短暂中兴了一把,也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往后拖了拖。


上一篇: 红楼梦中李纨是如何处理赵国基的丧银问题的 (红楼梦中李纨是谁) 下一篇:古代出国需不需要护照-春秋时期是不需要护照的 (古代出国需要签证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