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诸葛亮临终前发布命令-为什么魏延没有执行呢 (诸葛亮临终前算出2025年有三件事)

公元234年2月,经过三年的整兵备战,诸葛亮亲率蜀国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蜀军跋山涉水,军粮准备不足,魏国大都督司马...

admin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带着蜀军折腾了三年整兵备战,终于从斜谷道出来了,扎营在武功的五丈原(就是现在陕西岐山南那边),还让士兵在渭滨屯田。4月蜀军到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安了营寨。 蜀军这一路跋山涉水,粮食本来就不够,魏国大都督司马懿抓准了这点,带着魏军背水扎营,打算耗着,等蜀军自己没粮撤兵。就这么耗到8月,两军正僵持着呢,诸葛亮却因为太累病倒了,这下僵局算破了。 诸葛亮临终前把下属叫来开会,心里门儿清:自己一咽气,司马懿肯定带兵来打,蜀军那时候哪扛得住?所以明确说:全军撤!魏延你断后。魏延可不乐意了,心想“诸葛亮死了就死了,北伐大业可不能停”,他还私下觉得,论功劳资历,自己哪点比杨仪差了?结果部队一撤,杨仪和魏延各带各的兵往前进,还都往成都送信,说对方要造反。魏延虽然勇猛,兵法也懂,但这回死得挺冤。他跑到南谷口,被王平追上,王平几句话一说,魏延的兵全降了,他自己只能跑,没多久就被马岱砍了。 魏延总跟诸葛亮抬杠,压根不是核心圈子的。诸葛亮掌权那会儿,杨仪、费祎、蒋琬、姜维这些人是他的左膀右臂,魏延倒好,天天爱抬杠,跟诸葛亮对着干。客观说,魏延这人挺有想法,主见也足,但这样的“刺头”,诸葛亮能喜欢吗?北伐时,魏延老提跟诸葛亮相反的点子,最有名的就是子午谷奇谋——他说自己带5000精兵就能直奔长安、潼关,让诸葛亮大军从斜谷过去,最后在潼关会师。结果诸葛亮太谨慎,觉得这计策太险,成功率低,没同意。还有种说法,诸葛亮压根没想打长安,他的计划是先拿下凉州,再慢慢啃魏国。不管为啥,反正魏延对这事儿挺憋屈,从这时候起,他就觉得诸葛亮太保守,后人还把这当成魏延后来“谋反”的由头之一。 魏延在,蜀汉就悬着一颗炸弹。魏延在诸葛亮阵营里,就是个“反对派”,理念跟诸葛亮完全合不上。就算他资历老,也插不上手蜀汉的军事大事——但这前提是诸葛亮得活着啊!只有诸葛亮能镇得住魏延,他要是一走,魏延就成了没拉住的弦,随时能炸。诸葛亮心里清楚,魏延这人对蜀汉来说,太不稳定了。魏延能打仗,但搞不好能把蜀汉一起拖下水,加上他那犟脾气,诸葛亮更不放心他了。魏延没投刘备前,把旧主韩玄一刀宰了,诸葛亮当时就评价:“吃着人家的饭还杀人家主子,是不忠;占着人家的地还献出去,是不义。”背叛过一次,谁能保证没有第二次?诸葛亮要除掉魏延,也是怕蜀汉遭大难。魏延死了,诸葛亮才能安心,蜀汉才能放心。

公元234年2月,经过三年的整兵备战,诸葛亮亲率蜀国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

蜀军跋山涉水,军粮准备不足,魏国大都督司马懿抓其要害,率领魏军背水修营,想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时间来到了8月,就在魏蜀两军僵持之际,诸葛亮却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在床,就此,僵局被打破。

一、诸葛亮临终前发布命令,但魏延不执行

诸葛亮在五丈原因病去世,在临终前,他深知自己一旦不在,司马懿必定会率大军来攻,而目前蜀军是无法敌得过司马懿的大军。于是,诸葛亮召集下属进行讨论,并明确要求全军撤退,对于魏延,诸葛亮则让他为蜀军断后。可是,魏延并不认同诸葛亮的安排,他觉得,诸葛亮死就死了,北伐的计划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打断的。还有一点就是,私底下,魏延认为自己是比杨仪功劳大、资历高。

因此,当部队开始撤退时,便出现了杨仪和魏延同时进军的情况,而且二人都向成都派出信使,说是对方要行叛乱之事。魏延虽然勇武,又精通兵法,但是,这一次魏延的死却是极其简单,当他率军前往南谷口,被王平追上,在王平一番言语之下,魏延率领的士兵便纷纷投降,无奈,魏延只能孤身逃跑,但很快就被马岱斩杀。

诸葛亮临终前发布命令-为什么魏延没有执行呢 (诸葛亮临终前算出2025年有三件事)(图1)

二、魏延喜欢和诸葛亮对着干,不是诸葛亮的核心人物

在诸葛亮执政期间,杨毅,费毅,蒋琬,姜维等人是诸葛亮的核心,而魏延总是喜欢反驳诸葛亮,一直在与诸葛亮对着干。

在北伐战争中,魏延反复提出与诸葛亮相反的观点,其实客观来看,魏延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主见的将军,但是这样的将军,自不会被诸葛亮所喜。

诸葛亮临终前发布命令-为什么魏延没有执行呢 (诸葛亮临终前算出2025年有三件事)(图1)

而且,诸葛亮和魏延的军事观念也有很大的出入,一次,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他只需5000精兵便可直取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则率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最终两军会师于潼关。但是诸葛亮为人太过谨慎,他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便否决了魏延的提议。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诸葛亮的战略中并没有攻略长安的意图,他的目标是先取凉州,再步步蚕食魏国。但不管诸葛亮是因为何种原因才拒绝魏延,总之魏延已经开始心生不满,也是从现在开始,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后人也把这作为魏延以后谋反的理由之一。

三、魏延活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魏延是诸葛亮阵营的坚决反对者,他的理念和诸葛亮更是格格不入,但即使他资历深厚,也很难干预蜀汉的军事事务,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诸葛亮活着。只有诸葛亮才能压得住魏延,倘若诸葛亮不在了,魏延就会变成一颗失控的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因此,诸葛亮深知,魏延注定会是蜀汉最不稳定的因素。

即便魏延能征善战,但也有极大的可能将蜀汉拖下水,再加上魏延一意孤行的性格,诸葛亮对他就更不放心了。魏延在投奔刘备之前,把他原来的主人韩玄一刀杀死,诸葛亮对此的评价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背叛过第一次,就有可能会有第二次,也难怪诸葛亮要除掉魏延。为了蜀汉不遭受毁灭性的灾难,魏延只有身死,诸葛亮才能安心,才会放心。


上一篇: 诸葛亮腿没病为何打仗总做轮椅-诸葛亮有什么目的存在 (诸葛亮腿没病的图片) 下一篇:诸葛亮去世了-为何蜀汉仍然坚持了三十年呢 (诸葛亮死后去了哪里)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