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魏延的-只需五千精兵-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愿一试 (魏延必须死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敢...

admin
三国那会儿,曹魏、蜀汉、东吴打得不可开交。说到蜀汉北伐,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诸葛亮为啥死活不敢试?今天就来唠唠这事儿。 魏延这招“子午谷奇谋”,说白了就是带五千精兵,从褒中出发,顺着秦岭往东,钻子午谷直扑长安,想打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长安城。他当时跟诸葛亮说:“夏侯楙就是个草包,没本事。我带五千精兵,从褒中走子午谷往北,十天就能到长安。他要是听说我突然杀到,肯定吓得弃城逃跑。我再从东边过来,丞相您带大军从斜谷跟上,这样咸阳以西,一仗就能平定!” 不得不说,魏延这想法确实挺大胆,要是真能成,诸葛亮北伐肯定能占不少便宜,拿下大片地盘。但诸葛亮听了直摇头,觉得这计策太冒险,还是走大路打陇右靠谱,所以没同意。魏延当场就不乐意了,估计心里嘀咕:“丞相太保守了!” 后来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走陇右,开头挺顺,拿下了陇右三郡,但打后面两郡时,魏国援军来了。他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太拉胯,街亭丢了,诸葛亮怕被断后路,只能撤军,第一次北伐就这么黄了。 这么一来,很多人就琢磨:要是当时诸葛亮听了魏延的,用“子午谷奇谋”,结果会不会不一样?魏延只带五千人,诸葛亮为啥就不敢试试呢?这事儿在三国迷里传了好多年,甚至有人说诸葛亮错了,该给魏延道歉,还有人说他不行,搞后勤还行,打仗不行。咱先不扯性格和能力,就说说诸葛亮为啥不选这计策——搞懂了这个,其他问题就清楚了。 打仗嘛,哪是光抢地盘那么简单?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算盘。蜀汉北伐,往大了说是“匡扶汉室”,往小了说,各有各的想法。魏延觉得,打长安占咸阳以西,地盘人口一增,蜀汉实力就上去了,以后从长安出兵,对魏国压力更大。这想法挺多人都有,觉得刘备当年这么干成过,诸葛亮为啥不行? 可诸葛亮不这么想,他觉得先占稳陇右,消化了再说,再打长安。很多人觉得这战略太稳,看不起,其实是高估了蜀汉的实力。蜀汉本来就是三国里最弱的,关羽荆州丢了,刘备夷陵败了,精锐都快打光了。诸葛亮接手时,军队里新兵多,老兵少,战斗力真不行,哪敢跟曹军硬碰硬? 刘备那会儿的百战精锐,确实能跟曹军刚,但基本没了。诸葛亮手里的兵,大多刚打完南蛮,南蛮战斗力哪能跟曹军比?说白了,打南蛮就是文明打部落,练练兵还行,真上战场,这些新兵根本顶不住。街亭为啥败那么快?除了马谡指挥,蜀军打不过曹军也是原因。后来打陇右剩下的两郡,为啥久攻不下?还是战斗力不行嘛! 就算魏延真打下了长安,守得住吗?长安对魏国多重要?他们肯定拼命反扑。蜀军挡得住吗?死守长安,就得从蜀地不断调兵调粮,魏国也会调集物资,两边就成添油战术了,拼国本。蜀国国力比魏国差远了,这么硬刚,蜀汉非败不可,搞不好直接亡国! 那要是打不过撤呢?以蜀军那战斗力,一撤肯定大溃败。诸葛亮当年从陇右撤,除了赵云那路,其他都崩了。魏延要是带兵打长安,真撑不住撤,魏军肯定会追着打,新建的蜀军怕是要全军覆没,兵败如山倒懂吧? 所以诸葛亮打陇右,是想占地方、拿资源,慢慢提升国力,避免跟魏国决战。魏延想一口吃成胖子,直接硬刚,可蜀国根本打不过。诸葛亮的战略其实更靠谱,不然蜀汉哪能撑四十年? 再说战术,魏延走子午谷,就是赌奇袭,但诸葛亮觉得这“奇”赌太大了。他说:“你当中原没能人?万一人家在山里截杀,五千精兵全没了,锐气也伤了,绝对不行。”诸葛亮觉得蜀军精兵宝贵,不想冒险,想正大光明赢,这俩人想法差太多了。后来曹真也试过走子午谷,结果走了一个月才走一半,根本突袭不了,灰溜溜撤了。魏延这计策,听着美,实际根本行不通。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敢一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说的是他率领五千蜀军精兵,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准备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进攻长安,打长安一个措手不及!

原文: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中,他认为长安守将夏侯楙乃是一个懦弱无谋之辈,一旦魏延出其不意的来到长安,夏侯楙必定会弃城而逃,这样的话,魏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长安,之后诸葛亮再率大军前来,那么咸阳以西,都将会闻风而降,一举平定!

不得不说,魏延的这个设想,确实非常大胆,如果一切都如他所料,诸葛亮的这次北伐,将会收获颇丰,将能占据大片领土。然而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这个建议,却并不是非常认同,他认为魏延此计太过冒险,还是走大路攻陇右最为妥当,所以说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提议,由此也引发了魏延对诸葛亮的意见!

原文: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

后续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诸葛亮走陇右,前期打得非常顺利,成功的拿下了陇右三郡,但是当诸葛亮进攻后面两郡时,魏国的援军却来了。为了拖住魏国援军的步伐,诸葛亮派马谡去守卫街亭,结果马谡无能,致使街亭被快速突破,诸葛亮有被断后路的风险,所以诸葛亮只能宣布撤军,第一次北伐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魏延的-只需五千精兵-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愿一试 (魏延必须死吗)(图1)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开局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后面的发展却非常不堪,颇有虎头蛇尾的感觉,从大的方面地说,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失败的,浪费了最好的一次北伐机会。于是不少人在感叹诸葛亮的失败时,也开始好奇,要是当时诸葛亮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结果会不会更好呢?当时魏延只要求五千精兵,为啥诸葛亮就不愿意一试呢?

这种猜想迅速在三国迷中传开,到了后面,不少人甚至认为诸葛亮此战打错了,他就应该向魏延道歉,若是按照魏延的计谋来实施,北伐很可能就成功了,甚至不少人还以诸葛亮生性谨慎的原因来解释,说诸葛亮这个人不行,他只是个搞后勤的,并不擅长军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接下来,我们暂时不谈诸葛亮的性格问题和能力问题,我们就主要讨论诸葛亮为啥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分析清楚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其实就迎刃而解了!

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事,不仅仅是两军的厮杀,不仅仅是去进攻敌方,抢夺敌方的城池、人口,它的背后必定还隐藏着更大的目的!

蜀汉北伐曹魏,往大的说,是“匡扶汉室,北定中原”,是“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往小地说,则各有各的看法了。在魏延看来,蜀汉北伐,就是攻城略地,攻占长安,占领咸阳以西,这样蜀汉的地盘和人口就能获得很大的提升,蜀汉的实力就能飞跃发展,之后蜀汉就可以从长安出兵北伐,对曹魏形成更大的压力!可以说,这其实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认为蜀汉只要这样一路平推过去,就可以击败曹魏,毕竟当年的刘备,就是这么平推过去,占领了汉中的!

魏延的-只需五千精兵-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愿一试 (魏延必须死吗)(图1)

可在诸葛亮的看法中,他却并不赞同先攻长安,他的看法是先占稳陇右,真正消化了陇右,才开始进兵长安!诸葛亮的这个战略,被很多人看轻,而之所以大家会看轻诸葛亮的战略,主要是因为大家高估了蜀汉的实力!

从一开始,蜀汉就是魏蜀吴三家中最弱的势力,当年刘备占领汉中,蜀汉的实力确实曾一度非常强大,但是经历了关羽的荆州之败、刘备的夷陵之败,蜀汉的精锐基本是损失殆尽了!一支军队,之所以强悍,是在于他的军中有许多的老兵,以这些老兵为基础,带领新兵作战,这样的军队才能够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才能都在残酷的战场中存活下来。而当时诸葛亮接手的蜀汉,老兵大面积凋零,他手中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新兵,战场经验并不是非常充足,怎么敢去和曹军硬刚?

换作刘备手下那支百战精锐,他确实是可以和曹军硬刚的,但是诸葛亮不行!刘备手下的那支精锐,大部分已经损失了,诸葛亮手中的军队只不过是打了一下南蛮,而这些南蛮的战斗力又怎么可能和曹军相媲美?说白了,诸葛亮打南蛮,完全就是文明军队打落后部落,这只能起到部分的练兵作用,真要是对上曹魏的精锐,蜀汉的这些新兵是没有能力正面硬刚的!

街亭之战,蜀军面对曹军,为何会败得那么快?这里面除了马谡指挥不当,还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蜀军的战斗力,确实是比不上曹军的!同理,诸葛亮带领大军进攻陇右剩下的两军,为何会迟迟拿不下那两郡?还不是因为蜀军的战斗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吗?这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重新拉起来的新兵,是需要经过磨炼才能成为精锐的!

魏延的-只需五千精兵-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愿一试 (魏延必须死吗)(图1)

诸葛亮手中的蜀军战斗力不足,所以他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攻下长安!魏延一心想要进攻长安,认为攻下了长安,占据了咸阳以西,便可以和曹军平分秋色了,可蜀军能够占领长安,但能够守住长安吗?

长安对于曹魏有多么重用,这不用细说了吧,如果魏延占领了长安,那么曹军必然反扑,而蜀军挡得住吗?死守长安,死守蜀汉刚刚占领的地盘,这就意味着诸葛亮需要从蜀汉不断的调遣军队、后勤过来,以弥补前线的损耗,而魏国也不会轻易放弃长安,他们也会不断的调集物资前来,这样的话,围绕着长安城,魏、蜀两国将打成添油战术,最终压上国本,可蜀汉的国力有魏国强吗?蜀汉军队的战斗力有魏国强吗?

如果双方真的在长安硬刚,以此时蜀军的战斗力,蜀汉的国力来看,本文认为,蜀汉必败!蜀汉将会受到重大挫败,稍微处置不好,蜀汉将会在此战中亡国!这绝非危言耸听!

那么当曹军要来强攻长安时,蜀军能撤退吗?答案也是不可能的!以当时的蜀军战斗力、兵员素质来看,只要诸葛亮下令撤退,曹军开始追击,这必然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当年诸葛亮从陇右撤出时,除了赵云那一路军队,其他蜀军都发生了溃败的场景!所以说,一旦蜀军从长安后撤,那么魏军就会痛打落水狗,刚刚新建起来的蜀军,将会损兵折将,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所谓兵败如山倒,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所以说,按照魏延的战略,攻打长安,这将会演变成蜀汉和曹魏的大决战,而这是诸葛亮所不能忍受的,因为蜀汉的国力比不过魏国,蜀汉暂时不能和魏国进行决战!相反,诸葛亮去攻打魏国防守薄弱的陇右,若能全据陇右,则能得到陇右的人口、资源补充,蜀汉的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能避免魏国和蜀汉的大决战!

魏延的-只需五千精兵-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愿一试 (魏延必须死吗)(图1)

综合来说,诸葛亮的战略是一步一步提升蜀汉的国力,一步一步磨炼蜀军的战斗力,脚踏实地,逐步蚕食曹魏。而魏延的战略是出奇制胜,他不愿意这么一步一步地熬下去,他想一口吃个大胖子,直接和曹魏决战!可当时蜀汉的实力是完全比不过曹魏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战略其实是要优于魏延的,若真的按照魏延的那种打法,那么蜀汉根本不可能有四十年国祚!

二、诸葛亮和魏延的战术观点不同

魏延走子午谷,玩得就是出其不意,但是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的这个“奇”玩得太过火了,不一定成功!

原文: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诸葛亮担心那边也有能人,提早在子午谷守卫,到时候魏延辛苦跑过去,结果遭到魏军截杀,不仅任务会功亏一篑,而且这五千精兵也将损失惨重!

魏延玩的战术是出奇制胜,但是诸葛亮觉得蜀军精兵非常宝贵,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他想光明正大的获得胜利,这是两人战术观点的最大不同!事实上,几年后,魏国名将曹真也曾模仿过魏延的战术,走子午谷突袭蜀军,结果这条路非常不好走,曹真走了一个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根本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只能灰溜溜的撤退。也就是说,魏延的这个子午谷奇谋,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是无法成功的!


上一篇: 唐代蹴鞠文化有哪些特点-蹴鞠在唐朝有多盛行 (唐代蹴鞠文化特点) 下一篇:诸葛亮腿没病为何打仗总做轮椅-诸葛亮有什么目的存在 (诸葛亮腿没病的图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