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做了将近30年的皇帝 (我从诸葛亮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仍能做近30年的...
三国那会儿,蜀汉的刘禅挺有意思的。诸葛亮都死了快30年了,他还稳稳当当当着皇帝,这就让人纳闷了——都说刘禅扶不上墙,怎么没人罩着了还能坐这么久?
蜀汉是刘备在221年建立的,结果没两年,刘备夷陵大败就没了。刘禅接班的时候年纪小,能力也一般,大权其实落诸葛亮手里。诸葛亮辅佐他的时候,蜀汉国力恢复得快,还能北伐。从223年刘禅继位到234年诸葛亮去世,这12年诸葛亮是实权派。可蜀汉灭亡是263年,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快30年皇帝!
这就有意思了,真要是大家说的那么差,凭啥能撑30年?其实刘禅能坐稳,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诸葛亮的“后手”
诸葛亮不是都死了吗?怎么还说他辅助?其实是诸葛亮临走前,把能帮刘禅的人都安排好了。
《资治通鉴》里记载,诸葛亮病重时,刘禅问他:“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国家大事该托付给谁啊?”诸葛亮先说了蒋琬,后来又补充费祎也行。结果蒋琬执政了12年,费祎执政了7年,两人加起来快20年。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刘禅当皇帝的30年里,有20年都是诸葛亮挑的人在帮他。蒋琬、费祎这些人尽心尽力,蜀汉才没垮掉。
二、刘禅没那么“昏”
刘禅能当这么久,除了诸葛亮留下的班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其实没那么昏。大家总说他重用黄皓、主动投降、乐不思蜀,但仔细想想,刘禅一直在宫里,想了解外面的事,除了大臣就只能靠宦官啊。皇帝哪能随便出宫?宦官能到处跑,除了他们,刘禅还能信谁?
再说邓兵临城下的时候,蜀汉坚决抵抗的人都在绵竹之战打死了,剩下的要么想跑要么想投降,这种情况下,刘禅拿什么挡?至于“乐不思蜀”,更明显是司马昭故意刁难。要是刘禅说想蜀汉,司马昭虽然不会杀他(东吴还在,得做样子),但那些想复国的人不就更有理由闹了?平白添死伤而已。
拿崇祯跟他比就知道了。崇祯被夸勤政聪明,结果明朝十几年就没了;刘禅被说昏庸,反倒撑了三十多年。这对比一出来,刘禅到底怎么样,自己品。
三、魏国内斗
蜀汉最大的敌人是魏国,实力比蜀汉强太多,最后也是被魏国灭的。刘禅能坐稳30年,其实是因为魏国自己先乱起来了。魏明帝死后,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最后司马懿赢了,把曹爽杀了。司马懿掌了权就没打算还,一门心思篡位。司马家几代人把曹家忠臣都收拾了,才牢牢抓住大权。魏国内斗,才给了蜀汉喘息的机会。某种程度上,刘禅还真得谢谢司马懿家——要不是他们内耗,蜀汉估计早被灭了。
等魏国内部稍微稳当,开动战争机器,蜀汉就顶不住了。钟会大军被姜维挡在剑阁,但邓艾从阴平小道偷袭,直接打到了成都城下。这时候蜀汉和平太久,大臣早没抵抗的心了,刘禅只能投降,结束了他当皇帝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