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年纪最小的刘弗陵继承他的皇位 (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代雄主,文韬武略,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年纪最小的刘弗陵继承他的皇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刘彻有六个儿子,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
汉武帝刘彻,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雄主,文能治国,武能开疆,但奇怪的是,他最后偏偏选了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当继承人,这是为啥呢?得从他儿子们说起。
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还有最小的刘弗陵。
太子刘据嘛,大家都知道,后来被小人诬陷,没办法起兵,最后兵败自杀了,挺可惜的。
齐怀王刘闳,史书里没写他啥时候生的,只知道死在公元前110年,年纪轻轻就没了,还没留下儿子。
两个哥哥都没了,燕剌王刘旦就成了老大,估计心里想“该轮到我了吧”。但这哥们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想当太子,不去讨好老爹,反而在老爹病重时上书说要进京“宿卫”——说白了就是要带兵靠近病重的皇帝,这不明摆着想干嘛?汉武帝能忍?立马下诏把他狠狠骂了一顿。
就算不提汉武帝的心情,单说刘旦这行事风格,也太轻率荒唐了,哪像个搞政治的?这货后来还偷偷联络宗室准备造反,不过那是刘弗陵继位后的事了。
广陵厉王刘胥就更逗了,这人力气贼大,能扛鼎,还喜欢空手跟熊、野猪打架,简直就是古代版“冒险家加行为艺术家”,跟政治八竿子打不着。
昌邑哀王刘髆,是“倾国倾城”李夫人的儿子,他舅舅李广利还是贰师将军,结果征大宛时兵败投降了。汉武帝其实挺喜欢刘髆的,后来李广利还想把他立为太子,但汉武帝也没怪罪刘髆。没选他当太子,原因也简单:死得早。
不过史书里关于他啥时候死的有点乱。《汉书·武帝纪》说他死在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春,但《汉书·武五子传》和《诸侯王表》又说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算起,他在位11年,那应该是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死的。不管咋说,肯定是在汉武帝之前死的,而且不是横死,估计是病得不行了。汉武帝肯定不会选个病秧子接班。
刘髆倒是有个儿子,就是后来因为考古出名的海昏侯刘贺。那直接传位给孙子(或者让多病的儿子先过渡一下再传孙子)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刘贺比刘弗陵还小两岁,选个更小的?汉武帝没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