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 (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
项伯为什么帮刘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楚国名将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渠虽然天姿卓越可是英年早逝,但他却留下了一个儿子——项羽,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
项伯为啥要帮刘邦?这事儿得从项伯和项羽的关系说起。楚国名将项燕有三个儿子,老大项渠虽然天资聪颖,可惜英年早逝,但留下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两个叔父,本来是他的左膀右臂,可惜跟着项梁反秦的时候,项梁在定陶之战被章邯打败,自己也战死了。这时候项羽就只剩下项伯一个叔父了,项伯一直尽心尽力地帮着项羽,盼着能让西楚项氏一族再创辉煌。
可既然这么扶持项羽,为啥鸿门宴上还要帮刘邦脱险呢?这得从项伯和张良的关系唠起。项伯早年犯了命案,杀了人,要不是张良搭救,估计早就没命了。这救命之恩,可不是小事儿,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再造之恩。
再说当时各路反秦的诸侯约好了,谁先入关中谁就当关中王。要入关,从东往西是最快的路。项羽肯定想抢这个头功,可盟主楚怀王却把任务派给了刘邦,项羽被分到北边打硬仗——那边有秦军主力,大将章邯守着,打得相当费劲。等项羽好不容易打到函谷关,刘邦早就进了关中,还跟百姓约法三章,老百姓对他印象贼好。反观项羽,不光坑了二十多万降兵,进关还烧杀抢掠,谁好谁坏,老百姓心里门儿清。
刘邦入关两个月后,项羽到了函谷关,结果刘邦派人把守不让进。这时候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偷偷跟项羽告密,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一听就火了,虽然刚长途跋涉累够呛,但还是下令:“明天犒劳弟兄们,给我把刘邦的军队打垮!”项伯一听这消息,连夜跑到霸下,找到张良,说项羽明天要打刘邦,劝他赶紧跑。可张良不是那种扔下朋友不管的人,觉得这节骨眼儿走不义气,就把项羽的计划告诉了刘邦。
刘邦一听就慌了,赶紧让人摆酒席,请项伯吃饭,一个劲儿赔礼道歉,说:“大哥,你知道我家项羽肯定误会我了。我守函谷关,是替他拦着其他想先进关的诸侯;先进关清点财物,也是替各位兄弟方便平分啊!”刘邦说得头头是道,项伯估计是被说动了,不然不会回去替刘邦周旋。毕竟现在项羽是诸侯里最有资格称霸的,一旦称霸,项伯能少了荣华富贵?可好友也不能不救啊。
加上刘邦一顿好话说完,项酒足饭饱后,还是替刘邦求了情。但项羽还是摆了鸿门宴,让刘邦第二天必须来。刘邦手下人劝他别去,但刘邦琢磨着项羽这人,应该不会在宴会上杀他,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宴上范增一个劲儿给项羽使眼色,让他下杀手,可项羽就是不动手。一方面是刚被叔父说通,抹不开面子;另一方面,刘邦毕竟一起打过秦,这时候杀他,显得自己太霸道,其他诸侯肯定不服。双拳难敌四手,项羽再狠,也不至于这时候跟刘邦硬拼。
范增看项羽不动手,就让项庄舞剑,名义上是助兴,其实是想刺杀刘邦。项伯一看就明白了,赶紧也上去舞剑,拿身子护着刘邦,把刺杀的剑给挡了下来。最后保守派还是赢了,刘邦逃过一劫。其实那时候多数人都觉得项羽已经是最大赢家,刘邦不足为惧,不用这么早暴露想削弱诸侯的想法,慢慢来就行。
刘邦也正是摸透了项羽的性格,才敢去鸿门宴。不然就算有项伯帮忙,项羽铁了心要杀他,刘邦还是难逃一死。就因为这次逃过一劫,刘邦才慢慢成气候,跟项羽打了四年仗,最后夺取了天下。项伯因为帮过刘邦,后来也没被刁难,还封了侯,赐了刘姓,项氏有功的也都封了侯。惠帝三年,项伯才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