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朝名将马援之后的马愉-一生有哪些贡献 (作为汉朝名将的是谁)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汉朝名将马援之后马愉的故事,马愉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家族里前后六代的人,都是苦心钻研儒家经典的儒生,在...
马愉这名字,可能不如汉朝的马援响亮,但这位明朝的状元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他家往上数六代,都是啃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马愉想没点才华都难。宣德二年,他一考就是状元,进了翰林院当修撰。宣宗朱瞻基挺看重他,还特意跑去勉励几句,让他有空多读书,以后好重用。
宣德九年秋天,朝廷挑了37个庶吉士进文渊阁学习,马愉就是这批人的头儿。正统元年,他当了经筵讲官,后来又升了侍读学士。
当时有个叫王振的太监,英宗朱祁镇特别宠他,他在朝里就越来越嚣张,连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些老大臣都压不住他。
后来王振找了个机会,对杨士奇他们说:“你们几位都是朝廷重臣,可现在都一把年纪了,是不是该考虑回家享福了?”
杨士奇当场就表态了:“我们这些老头子,只要能动,就愿意给朝廷干到死。”
但杨荣想法不一样,他说:“咱们现在确实老了,干不动了,不如推荐几个有本事的后辈来接替我们,继续给朝廷出力。”
王振一听可高兴了,只要他们肯让位,推荐谁上来他都不在乎。
过了没多久,杨士奇就去找杨荣抱怨,说他乱说话。杨荣解释道:“王振早把我们当眼中钉了,他那权势,咱们真压不住。与其让他安插自己人来顶我们,不如咱们自己退,推荐几个跟咱们一条心的后辈上来,这样朝堂还不至于全被王振攥手里。”
杨士奇一听,觉得他这招挺深谋远虑的。没多久,他们推荐的几个人,比如侍读学士苗衷、侍讲曹鼐,还有马愉,都得到了重用。马愉后来还真进了内阁,还当上了礼部右侍郎。可惜马愉在正统十二年就去世了,才五十三岁。死后追赠了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这些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