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死后东吴为什么还能坚持那么多年-其中最大的功劳是谁 (孙权死后东吴为什么陷入内乱)
还不了解,东吴政权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去世后东吴能继续支撑28年不亡国,东吴是怎么做到的?其中谁的功劳最大?蜀、魏、吴三国,吴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曹魏挟天子以令...
说到东吴政权,可能不少朋友觉得它挺特别的?三国里头,吴国的情况有点不一样。曹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还搞了个禅让;蜀国呢,总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吴国啥都没有,就靠世家大族捧着。
乱世里,没人才可不行。世家大族不光能出兵、掏钱、送粮,最关键的是有人啊!蜀国那边,世家大族不太配合,基本就靠老班子和几个新人,等这批人没了,蜀国差不多就垮了。魏国搞了个“九品中正制”,能从平民和世家里挑贤能的人,所以人才断代不严重。东吴也还行,他们靠联姻拉拢世家大族,尤其是跟陆家联姻,对东吴后来的发展,那作用可太大了。

张昭、周瑜、鲁肃这些大佬都走了之后,东吴就靠陆逊撑着了。陆逊家世可牛,他爸他爷在东吴都特有面子。他年轻时就进了孙权的幕府,给孙权出主意。孙权一看这年轻人行,就把孙策的大闺女嫁给了他,两家成了亲家。
事实证明,孙权看人真准。抢关羽的荆州、打刘备的夷陵之战、石亭破曹军,这些大胜仗,背后都有陆逊的算计。不过陆逊晚年,因为太子的事被孙权骂了一顿,最后气死了。虽然人走了,但他给东吴留下了陆抗,这小子后来在孙权死了之后,硬是撑了东吴28年。

孙权死那会儿,蜀国正从费祎过渡到姜维,还在接着诸葛亮的北伐摊子。魏国呢,司马懿父子已经掌权,开始收拾异己,曹爽他们宗室在高平陵事变里被干掉了。三国乱糟糟的,一点没消停。
不过那时候陆抗还在历练,虽然立过不少功,在朝里也有威望,但还没到说一不二的地步。等蜀国被灭了,东吴人才凋敝得比孙权死那会儿还严重,陆抗的地位就升得特别快,被封了镇西大将军,还当了益州牧。魏国后来也变了天,司马家篡位建了晋国。晋国稳了几年后,准备差不多了,就发兵五万打东吴。那时候东吴真没什么名将了,要不是陆抗,东吴早几年就没了。
但就算陆抗挡住了晋军,东吴还是救不回来了。当时的皇帝孙皓,那叫一个昏庸残暴,把东吴折腾得够呛。陆抗劝了他好几次,屁用没有,只能守着边疆,干好自己的活。

直到死前,陆抗还在上书孙皓,让他对老百姓好点,守好西陵。可惜孙皓一句没听。陆抗死了六年,晋军打过来,用的就是他临终前告诉孙皓的路线。可这回东吴没大臣能撑场面了,孙皓还想着靠长江天险,以为晋军过不来。他不知道,民心都没了,天险再好,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