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孙权有没有相互见过面-刘备 (东汉末年三国是哪三国)

曹操和刘备,孙权到底是什么样的?曹操到底有没有见过其他两人?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皇帝无能,宦官乱政,刘汉失权,天下...

admin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大佬,到底有没有见过面?要是见过,又是在什么时候?来,咱们一个个捋捋。

东汉末年那会儿,皇帝没啥实权,宦官胡作非为,刘汉的天下乱了套,各地诸侯打得不可开交。打了好几年,最后就剩下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孙权有没有相互见过面-刘备 (东汉末年三国是哪三国)(图1)

这三个政权的掌舵人,就是曹操(虽然最后称帝的是曹丕,但家底全是曹操攒的)、刘备、孙权,妥妥的C位担当。

那他们三个互相见过面吗?

先说曹操和刘备,这俩人早年间就碰过面,毕竟都给汉献帝打过工。刘备当初救了陶谦,被表为徐州牧,结果被吕布偷了家,没办法只能投奔曹操。在曹操手下,那见面机会肯定少不了。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白门楼下斩吕布,一个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抢了吕布的黄金,吕布派高顺、张辽打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救,没救成,沛城破了,刘备跑了,半路撞见曹操,俩人就联手打吕布。

吕布被俘了,曹操在犹豫杀不杀——毕竟吕布虽然名声臭,但也是猛将,归顺了能收编高顺、陈宫这些人。这时候刘备在旁边补刀:“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意思就是,您忘了丁原和董卓怎么死的?吕布这人靠不住啊。曹操一听,对啊,当场下令砍了吕布。吕布气得直骂刘备“大耳贼不讲信用”,没想到刘备当年也有这么腹黑的一面。没办法,刚投奔曹操,总得表现表现。回许都后,刘备被封了左将军。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孙权有没有相互见过面-刘备 (东汉末年三国是哪三国)(图1)

如果说白门楼是正式会晤,那青梅煮酒就是俩人分道扬镳的开端。这次曹操是存心试探刘备,在小亭摆了酒,俩人对坐喝了几杯,曹操突然问:“当今天下,谁算得上英雄?”刘备装傻,先推辞,然后举了袁术、刘表、孙权、张绣这些人。曹操摆摆手:“这些都算不上。”然后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手里的筷子“啪嗒”掉地上了。巧了,这时候打雷了。刘备赶紧捡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雷声这么大,吓我一跳)。他心里门儿清,曹操容不下自己,后来就参与了衣带诏事件,事败了,假借打袁术的名义跑出许昌,占了徐州。从此俩人再没见过面。长坂坡、赤壁、汉中这些仗,曹操和刘备都是主帅,面对面打交道的可能性不大。

刘备和孙权也见过面,最出名的就是去江东娶孙尚香那次。《三国演义》里“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就是这个。周瑜献计,把孙权妹妹嫁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除掉。刘备真去了,大堂里藏着刀斧手,孙权主持,百官都在,孙尚香躲在帘子后面。赵云和刘备都发现了刀斧手,刘备拔出剑对孙权说:“想杀我就直说,用不着藏刀斧手吧?”结果孙尚香看上刘备的英雄气概,让吴国太出面,这事才算翻过去。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孙权有没有相互见过面-刘备 (东汉末年三国是哪三国)(图1)

这事儿不是瞎编的,刘备确实娶了孙夫人。古代结婚讲究多,刘备总得拜见孙权的母亲和这位大舅哥吧?所以刘备不仅见过孙权,还见过吴国太。当时孙权为了拉拢刘备,给他好吃好喝住豪宅,加上孙尚香陪着,刘备差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史书上也有记载:“(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意思就是刘备当荆州牧后,孙权有点怕他了,就嫁妹妹巩固关系,刘备到京城(指京口,今镇江)见了孙权,俩人关系处得不错。

至于曹操和孙权,大概率没见过面。一个在北方,一个在江东,隔着千里。最近的一次是在赤壁之战,曹操领兵打过来,孙权在江东抵抗。但当时前线是周瑜带兵,孙权在后方坐镇,俩人没机会碰面。后来孙刘联盟破裂,孙权还跟曹操合作过一段时间,共同对付蜀汉,但也就是书信往来,或者让下面人传话,俩人始终没见过面。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孙权有没有相互见过面-刘备 (东汉末年三国是哪三国)(图1)

《三国志》里写:“(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就是说曹操打濡须口,孙权带兵抵抗了一个多月,曹操远远看了孙权的军队,整齐得很,叹了口气就撤了。但孙权一直在前线,曹操也没机会跟他当面唠两句。

所以啊,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曹操和刘备见过,刘备和孙权也见过,唯独曹操和孙权,估计连面都没碰上过。


上一篇: 孙权为何没有统一天下-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还多活了30多年 (孙权为何没有称王) 下一篇:江东六郡指的是什么地方-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和长江天堑足以匹敌 (江东六郡指的是什么地方)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